开发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培 训 讲 义
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一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流程二 《评分细则》要点解读三 注意事项及申报说明四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标准化概述 标准化定义标准化工作的指导依据 标准化的作用和目的标准化的工作原理和目标与OHSMS18000的关系
标准化的定义: 是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生产行为,以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两大核心:风险管理、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特点:(1)管理方法的先进性:运用风险管理、PDCA动态循环等先进管理方法;(2)内容的系统性:涉及人、机、料、法、环等生产系统全要素,覆盖生产全过程;(3)较强的操作性:继承多年工作成果,借鉴成熟工作经验和做法,内容具体,方法简便;(4)广泛的适应性:适合各行业和行业内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7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2010年,成为各行业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依据,这一规范的出台,使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研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细则 》 2013年6月,根据《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以及实验室的有关规范,结合开发区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的适合开发区科研单位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评定标准。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作用和目的目的:使企业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使安全绩效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作用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3年1月29日,国家安监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银监会等七部门下发安监总管四〔2013〕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在意见里明确指出: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年检挂钩与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挂钩:经核准公告达到国家规定等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符合工伤保险费率下浮条件的,按规定下浮其工伤保险费率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对达标企业优先提供信贷服务 。加大评先创优支持力度 :达标企业申报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优秀品牌等资格和荣誉的,予以优先支持或推荐。 在安全生产法征求意见稿在第四条中,对国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做了原则规定。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激励政策
为落实七部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文件,市局牵头联系会同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北京银监局等部门正在制定具体措施,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政府采购优先条件、劳动保险费率、工商年检、银行信用等级、评优评先等涉及企业利益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荣誉的事项挂钩。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原理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工作原理 是系统化的“戴明模型”,即PDCA模型,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4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强调的是系统管理,为企业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实现既定目标。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原理PDCAPDCAPDCA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
根据安委办[2011]18号文,目标三个: 全面实现安全达标。工贸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 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一般事故隐患能够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禁止,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 各类事故明显下降。较大以上事故明显下降,各类伤亡事故不断下降,2015年工贸企业事故总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2.5%以上,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目标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与OHSMS18000的关系 相同之处,都是采取第三方认证方式,都是由要素和指标组成评定体系,都是要求动态循环和持续改进。 不同之处,体系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依据国际或国家推荐标准,其出发点在于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政府对企业的强制行为,依据法规和强制标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状达标。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药品GMP认证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GMP要求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药品GMP认证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产品、确认与验证、文件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产品发运与召回、自检等十二项内容。 GMP认证侧重产品的质量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的是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二者侧重点不同。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药品GMP认证的关系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流程
标准化建设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后,每年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评定形成自评报告,并按有关规定报送相应的安全监管部门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流程
建设流程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流程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企业自评评审申请外部评审现状梳理
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成立执行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建设目标及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确保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任务分工明确,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流程建设流程
首先要解决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解决执行部门、人员操作的问题,培训评定标准的具体条款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同时,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和知识,加强全员参与度,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关键问题。教育培训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