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专项演练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DOCX   19页   下载28   2024-05-25   浏览9070   收藏13   点赞62   评分-   9933字   6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第1页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第2页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第3页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第4页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第5页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第6页
剩余1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 预案 ( ISO45001-2018 ) 1.0编制目的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1.2 事故风险分析 1 .2 .1危险源的确定与风险分析 1. 2. 1.1危险源 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确定制氧主厂房、空分区、氧压机房、低温液体贮存区、氧气和氮气储罐、调压间和站区压力管道等为制氧厂的危险源,其中氧气球罐、液氧罐区的氧储量为408T,超过200T的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1. 2. 1.2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 制氧厂设计到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氧气(压缩的、液化的)、氮气(压缩的、液化的)、氩气(液化的)等,其危险性如下: 氧气是一种无臭无味的气体,有很强色的助燃性,氧的浓度越高,燃烧越激烈,空气中的氧气只要增加4%燃烧就会显著加剧,包括金属在内的一些普通物质在大气中不燃烧,但在氧浓度较高或纯氧中就会燃烧起来,所以一些可燃物在高氧或纯氧中就会自燃、爆炸。 液氧在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周围大量的热能,如果液氧接触到人和动物,就会造成冻伤。液氧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其体积将会增大数百倍1m³液氧转化为标准状态的气体体积为800m³。如果泄露气化,将势必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超过20.9%)而使工作人员的衣服被氧化饱和,氧气是助燃气体,被氧饱和的衣服遇明火就会助燃,在氧气浓度超过23%时,不仅是衣服,其他物质遇明火也会燃烧,浓度超过40%时对人会引起“富氧中毒”。液氧与油脂、沥青、织物、木材及各种可燃物质接触时,不需要火源都极易引起燃烧,潜在着爆炸的危险性。 氮气和氩气均为无色无臭气体,属窒息性危险化学品,其贮存装置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轻度的气体泄漏,容易造成人员的缺氧反应;重度的气体泄漏,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的严重后果。 液氮在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周围大量的热能,如果液氮接触到人和动物,就会造成严重的冻伤。液氮由液态转化为气体时,其体积将会增大数百倍1m³液氧转化为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为643m³,如果泄露气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1 .2 .1.2 工艺设备的危险性 制氧厂在生产及输送产品过程中所用的空分装置系统、输气管道、氧气压缩机、储罐等工艺设备,如遇超压、混入可燃气体和油脂等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火灾、人员中毒窒息或低温冻伤等安全生产事故。 1.2事故类型 制氧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火灾、爆炸 (2)气体或低温液体(氧、氮、氩)泄露 (3)中毒窒息 (4)低温冻伤 1.3事故发生的诱因 1.3.1火灾爆炸 (1)易燃、易爆化学品泄露,遇明火爆炸。液氧在生产过程中液氧中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遇激发能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空分装置系统在检修作业、动火作业、启停活动时,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场所,会因管理不善或处置不当,发生误操作、误损伤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空分装置系统临时停车或液氧泵的单机停车时,泵后液氧压力迅速下降,存留在管道容器中的液氧排放不及时,受到外界的热量加热液氧气化,溶解在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逐渐增大,当空分装置再次启动时,这种固态碳氢化合物受到氧气流或液氧流的冲击,极易引起爆炸。 (4)输气管道的连接部位若发生泄漏,或管道破损发生泄漏遇明火会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5)氧气压缩装置上的润滑系统:由于油系统的管道特点和油的燃烧特性,氧气压缩机系统一旦有油污泄漏,特别是与高压纯氧接触后,会引起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设备承压极限引起火灾、爆炸。 1.3.2中毒和窒息 (1)氮气和氩气均属窒息性气体,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及时检测氧含量在(19.5%—23.5%)之间,超出正常范围,氧含量降低而存在窒息危险。 (2)氧在正常浓度时对人体无害,但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若生产过程中氧发生大面积泄露时,可导致在危险区域内人员中毒、窒息。 (3)输气管道的“跑”“漏”是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的主要危险 (4)制氧厂周边的煤气柜若发生煤气大面积泄漏事故,会导致在制氧厂人员中毒、窒息。 1.3.3灼伤 制氧厂涉及低温储罐、液氧泵、液氩泵、空分塔等低温设备和低温管道,若保温设备损坏,操作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操作时不慎接触到低温液体,可造成冷灼伤;若液氧、液氮、液氩的低温物料泄漏亦可导致冷灼伤。 1.4危害程度分析 一旦发生气体或低温液体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后果。事故影响范围主要是制氧厂内部,人员伤亡范围限于现场作业人员和巡检维修人员。另外,制氧厂周边的煤气柜若发生大量泄漏事故,也会导致在制氧厂工人中毒、窒息。 2 .0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2.2 指挥机构 2.2.1 公司指挥机构设置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2.2.2 现场应急指挥部 制氧厂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由制氧厂厂长担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办公室。指挥部下设现场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和治安保卫组(应急组织体系见框架图): 2.3 职责 2.3.1 公司指挥机构职责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2.3.2 现场应急总指挥职责 (1)负责制氧厂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与应急管理工作; (2)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向政府部门求援或配合政府应急工作; (3)审定并签发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组织人员的演练和演练考核; (5)下达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指令; (6)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7)负责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工作、事故信息的上报及传递工作; (8)审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费用。 2.3.3副总指挥的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应急预案; (2)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 (3)发生事故时,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4)协助指挥、分配有关人员的工作; (5)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 2.3.4应急援救办公室职责 (1)传达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2)负责召集协调各应急专业组的统一行动; (3)及时了解、掌握、报告事故抢险进展情况; (4)协助副总指挥做好调度指挥及协调工作。 2.3.5现场抢险组职责 由生产科长任组长,组成人员包括制氧岗位员工,职责如下: (1)按照应急总指挥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抢险工作; (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实施抢险; (3)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处理情况; (4)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总指挥请示应急终止; (5)及时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6)负责应急总指挥交办的其他任务。 2.3.6后勤保障组职责 由安全科长任组长,组长人员包括安全科员工,职责如下: (1)负责现场治安、秩序、道路警戒,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2)负责人员、车辆安全疏散工作 (3)保证道路、交通通畅,指引救援车辆顺利进入事故现场。 3 .0 处置程序 3.1报告程序 当作业现场遇到险情,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生产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有直接决策和指挥权,在第一时间可下达停产、撤人的命令
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