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XX司〔2010〕275号
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
氯乙酸、三氯氢硅装置区
重大危险源
专项应急预案
》的通知
司属
相关
分厂、部(室):
为强化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事故处置能力,经公司研究,特制定《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
氯乙酸、三氯氢硅装置区重大危险源
专项应急预案》,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
氯乙酸、三氯氢硅装置区重大危险源
专项应急预案
二○一○年十一月二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安全
应急预案△
通知
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党政办公室 2010年11月
4
日印
(共印17份)
文件编号:CQTY-C-7.5-92
版式编号:第1版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重大危险源
专项应急预案
(氯乙酸、三氯氢硅装置区)
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刘万才
日期:20
10
年7月20日
审核:潘 华
日期:20
10
年11月2日
批准:陈德国
日期:20
10
年11月2日
附件
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
氯乙酸、三氯氢硅装置区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一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分析
1.1.1三氯氢硅
表1三氯氢硅装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
主要危险源位置
事故、故障类型
触发条件
危险
等级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对策措施
氯化氢合成工序
火灾、爆炸、中毒
设备、设施缺陷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导致设备、管道、阀门泄漏氢气,遇火星等发生火灾爆炸、泄漏氯气致人员中毒。氢气和氯气相混,达到爆炸极限,遇光爆炸。
Ⅳ
作业人员中毒、伤亡,设备损毁。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氯氢混合比。必须对设备管道进行定期检测。设置有毒和易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
三氯氢硅合成
燃烧、爆炸、中毒
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或设备缺陷导致三氯氢硅发生泄漏或者空气进入反应器。极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并且三氯氢硅有毒,遇水燃烧。
Ⅳ
设备、厂房毁坏,人员伤亡。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加强设备管理,经常检查维护并定期校验。制定应急措施。严禁用水灭火,水接触三氯氢硅
三氯氢硅贮存
火灾、爆炸、中毒
贮存设备不符合有关规定。设备缺陷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三氯氢硅泄漏,泄漏的三氯氢硅遇水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化氢气体。
Ⅳ
爆炸引起物体打击致人员伤人员中毒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
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设备检测和巡查。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尾气处理工序
火灾、爆炸
设备、设施缺陷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导致设备、管道、阀门泄漏氢气,遇火星等发生火灾爆炸
Ⅲ
人员伤亡设备损毁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管道、阀门检查和维护,严格控制点火源。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1.1.2 氯乙酸
表2 氯乙酸装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
主要危险源位置
事故、故障类型
触发条件
危险
等级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对策措施
罐区
醋酸贮存
燃烧爆炸
违反操作规程。设备缺陷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导致醋酸泄漏、遇点火源发生燃烧爆炸。
Ⅳ
受爆炸冲击波伤亡。设备设施损毁。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管理,加强检查、控制点火源。
中毒
违反操作规程。设备缺陷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导致氯气泄漏、尾气HCl泄漏。
Ⅲ
作业人员中毒伤亡。污染环境。
加强设备、管道及其安全附件的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烫伤
无防护措施或未使用防护用品,接触高温设备、管道。蒸汽喷射等
Ⅱ
作业人员身体受到高温烫伤。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加强高温设备、管道保温、隔热及防止蒸汽泄漏,使用防护用品。
结晶工段
有蒸汽及高温设备的位置
烫伤
无防护措施或未使用防护用品,接触高温设备、管道。
Ⅱ
作业人员身体受到高温烫伤。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加强高温设备、管道保温、隔热及防止蒸汽泄漏,使用防护用品。
离心分离、母液
机械伤害
人员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接触设备的旋转部位;设备缺陷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设备事故
Ⅱ
作业人员身体受到伤害或死亡。
加强防护罩或采取其它安全隔离措施;加强设备检查或维护。
氯乙酸生产装置
腐蚀
接触醋酸或盐酸尾气或氯乙酸
Ⅱ
身体受到伤害。
加强检查、防止泄漏、穿戴防护用品
氯乙酸包装及贮存
中毒
直接接触氯乙酸或氯乙酸气体
Ⅲ
中毒伤害甚至死亡
使用防护用品;加强生产现场通风。
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方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分厂(车间)成立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抢险组。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见下图)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硅氯化物装置应急小组
硅氯化物装置应急指挥部
抢险组
技术组
后勤保障组组
救护组
通讯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分厂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生产(技术)、主管设备的副厂长担任,成员由分厂安全员、设备员、分厂值班长、相关工段的工段长(副工段长)。应急救援小组现场指挥部设在分厂值班长室。事故发生时,危险目标所在工段和分厂全体员工都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和责任。
1)
应急小组组成:
组 长:屈联明(厂长)
( 87639 64689560 )
副 组 长:李冰(副厂长)
( 82261 64689560 )
成 员:郭全武、向定慧、杨光华、甘丽莉、董绍武、林军、高思燕、华山、周勇
2)应急指挥部组成
应急总指挥:屈联明(厂长) ( 87639 64689560 )
副总指挥:李冰(副厂长) ( 82261 64689560 )
技术组:向定惠、杨光华(技术负责人)
抢修组:董绍武(分厂安全员)
物资组:甘丽莉(分工会主席)
救护组:华山(分厂设备员)
通讯组:值班长
3.2.1职责
1)应急小组职责
组长职责:
负责分厂“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负责组建分厂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分厂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负责组织指挥全分厂的应急救援活动,及时向公司通报有关情况。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相关的应急救援具体指挥工作;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和抢险救援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成员职责:
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清洗、监测工作。执行具体应急救援现场工作
2)应急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职责:
分析评估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协调应急救援行动;直接监察应急救援人员的行动,协调后勤支援应急救援行动;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终止。
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执行具体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工作;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具体组织指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行动并保持直接联络,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现场评估信息;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行动所需的资源、设备以支援应急救援行动;决策事故现场重大应急救援行动;宣布事故现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在应急状态终止后,领导和组织现场的恢复工作。
技术组职责:
分析评估试车事故紧急状态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影响范围;根据分析评估结论,向应急救援副总指挥报告事故现场评估信息;提出应采取减缓事故后果的行动对策和
氯乙酸、三氯氢硅装置区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