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X
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18年7月
目录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3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频次
3
4
依据
3
5
原则
3
6
工作程序
4
7
风险管控方法
4
8
风险管控准则
8
9
风险的控制
11
10
风险分级管控
11
11
风险告知
12
12
文件管理
12
13
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
13
14
相关文件
13
15
相关记录资料
13
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14
1
目的
14
2
适用范围
14
3
依据
14
4
定义
14
5
职责
15
6
基本要求
15
7
事故隐患排查方式、频次
16
8
事故隐患排查内容
17
9
隐患建档
17
10
隐患治理与上报
17
11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19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21
考核奖惩制度
21
1
目的
21
2
适用范围
21
3
考核奖惩标准
21
4
实施细则
21
4.1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奖惩
21
4.2
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
22
5
附则
23
全员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处理奖励办法
24
1
指导思想
24
2
目标任务
24
3
组织领导
24
4
具体办法
24
5
奖励标准
25
6
排查处理程序
25
7
评审办法
26
8
相关要求
26
9
奖励办法
26
10
工作要求
2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4 依据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4.3《广东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
5 原则
5.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组成立
组 长:
XXX
(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
XXX
组 员:
XXXX
5.3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
批准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