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
与事故报告
制度
(
1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XXX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项目经理部的活动实际情况和各类群体活动,有针对性编制适用于本单位和项目经理部及相关群体活动的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应急预案是指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对社会、企业的严重危害,实现在场人员自保,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3、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
4、本单位应急预案由企业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联系经营及其他活动制定。
5、由党支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活动过程的环境,事前作充分的危险评估后,制定相关群体活动的应急预案。
6、属下各项目经理部制定项目总体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
7、属下各项目经理部按照分级指导的原则,督促、指导自身管理范围内的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确保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编制要求。
(1)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17条、33条、69条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第19条规定。
《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7条、48条、49条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XXX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满足保持与上级的紧密衔接,保持与相邻属地管理行政部门的相关衔接。
(3)适应突发事件风险状况和具备的应急能力,应对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内容完整、简洁、规范,通俗易懂,好记管用。
(4)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
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应急准备措施,预警发布或解除的程序和预警响应措施。
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
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
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财力、物资、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治安维护,通信保障。
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宣传培训,责任与奖惩。
工作流程图、疏散逃生路线图、相关单位通信录,应急资源情况一览表。
(5)公司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起草工作,并组织相关应急管理
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报告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