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发现不安全因素,在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安全控制措施,以强制手段进行整改,从而达到消除隐患,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
二、人员组成
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和评价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安全健康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单位负责人为组长,安全员为副组长。
三、职责
单位负责人作为小组组长,应对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员是小组副组长,应协助组长,对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其余成员应协助组长、副组长贯彻实施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的具体工作。
四、管理要求
(一)隐患排查治理和评价由组长牵头,实行交叉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循环模式,实现排查到位,治理到位,验收到位。
(二)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组织防范和整改。
(三)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编制相应的检查表。
(四)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安全检查中的作用。
(五)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做好检查和整改记录。
(六)对发现的隐患,应立即进行风险分析,及时整改,整改后还应进行评价,确认整改是否验收合格。
五、隐患排查治理频率
(一)综合性隐患排查
由公司负责人牵头,安全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对本公司进行全面或重点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二)日常安全检查
1、每位作业人员上岗都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和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并作好记录;
2、单位负责人、安全员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业务,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六、隐患排查的内容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机关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情况。
(二)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
(三)各项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
(四)现场安全设施、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五)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
(六)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七)作业人员对本岗位危险因素和应急救援的知晓情况。
(八)高温期间生产现场防暑降温设施、清凉饮料、防暑药品落实情况。
(九)培训教育情况。
(十)危险作业手续办理及安全监护人落实情况。
(十一)隐患整改落实等情况。
(十二)其他内容。
七、程序与考核
(一)下达整改通知书
隐患整改指令的下达:针对发现的隐患应由单位下达隐
1、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