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版本号:00
执行日期:201
9
年
6
月1日
起草者:
审核者:
批准者:
目的
为了全面掌握本公司在操作及作业活动和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中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操作及作业活动和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分级管控、更新与管理。
职责
车间
/
部门
识别和评价管理范围内风险点中的危险源;
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对管理范围内风险点中的危险源进行管控。
安全
管理部
汇总评价各部门提报的危险源,确定公司危险源清单并进行分类;
组织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监督检查危险源的控制情况;
跟踪验证所制定的控制措施的实施。
技术部
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提出建议。
参与风险管控措施制定
,
对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审核
。
参考文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4-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3—2017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
危险源识别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运行程序
风险分级管控流程
成立组织机构
划分风险点
识别
风险点中危险源
评价危险源风险
确定风险点级别
制定管控措施
根据分级确定分级管控人
风险告知
如发生6.
1
2所列情况,应
更新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识别重大风险
输出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见记录7.1)
成立组织机构
划分风险点
识别
风
3.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板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