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二零二三年五月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有色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1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含澡堂)等6类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
熔融金属吊运跨的地坪区域内的 。
2
生产期间冶炼 、精炼、铸造生产区域的事故坑 、炉下渣坑 ,以及熔融金属泄漏 、喷溅影响范
围内的炉前平台 、炉基区域、厂房内吊运和地面运输通道等 6类区域存在非生产性积水的 。
3
熔融金属铸造环节未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的 (倾动式熔炼炉 、倾动式保温炉 、倾动
式熔保一体炉 、带保温炉的固定式熔炼炉除外 )。
4
采用水冷冷却的冶炼炉窑 、铸造机(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的结晶器除外 )、加热炉未设置应
急水源的。
5
熔融金属冶炼炉窑的闭路循环水冷元件未设置出水温度 、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开
路水冷元件未设置进水流量 、压力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未监测开路水冷元件出水温度的 。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有色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6
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的结晶器冷却水系统未设置进水压力 、进水流量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监
测报警装置未与快速切断阀 、紧急排放阀 、流槽断开装置联锁 ,或者监测报警装置未与倾动
式浇铸炉控制系统联锁的 。
7
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的浇铸炉铝液出口流槽 、流槽与模盘 (分配流槽 )入口连接处未设置液
位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固定式浇铸炉的铝液出口未设置机械锁紧装置的 。
8
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的固定式浇铸炉的铝液流槽未设置紧急排放阀 ,或者流槽与模盘 (分配
流槽)入口连接处未设置快速切断阀 (断开装置 ),或者流槽与模盘 (分配流槽 )入口连接
处的液位监测报警装置未与快速切断阀 (断开装置)、紧急排放阀联锁的 。
9
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的倾动式浇铸炉流槽与模盘 (分配流槽 )入口连接处未设置快速切断阀
(断开装置 ),或者流槽与模盘 (分配流槽 )入口连接处的液位监测报警装置未与浇铸炉倾
动控制系统 、快速切断阀 (断开装置)联锁的。
10
铝加工深井铸造机钢丝卷扬系统选用非钢芯钢丝绳 ,或者未落实钢丝绳定期检查 、更换
制度的。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有色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11
可能发生一氧化碳 、砷化氢、氯气、硫化氢等4种有毒气体泄漏 、积聚的场所和部位未设置固
定式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监测数据未接入 24小时有人值守场所 ,或者未对可能有砷
化氢气体的场所和部位采取同等效果的检测措施的 。
12
使用煤气 (天然气)并强制送风的燃烧装置的燃气总管未设置压力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监测
报警装置未与紧急自动切断装置联锁 。
13
正压煤气输配管线水封式排水器的最高封堵煤气压力小于 30kPa,或者同一煤气管道隔断装
置的两侧共用一个排水器 ,或者不同煤气管道排水器上部的排水管连通 ,或者不同介质的煤
气管道共用一个排水器的 。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一)
1.风险分析
从熔融金属 吊运作业现场人员聚集场所安全布局的 角度,防范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发生坠罐 、翻包、
倾覆等安全事件时 ,引发车间地坪 的会议室 、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含澡堂)
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
2.说明
(1)“熔融金属”是熔融态、液态有色金属和 熔渣、液渣的统称。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一)
2.说明
(2)“地坪区域 ”是指横向以熔融金
属吊运跨两侧立柱靠近熔融金属吊运测
的立柱边线为界 ,纵向以吊运跨 两侧围
墙为界的车间内零米地面 区域。其中,
横向是指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小车运
行方向; 纵向是指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
的大车运行方向 。
(3)“操作室”包括控制室 、检验室、
化验室。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一)
3.判定情形(共3种)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含澡堂)设置在吊运跨正下方地坪区域内 。
注 “正下方地坪区域 ”是指横向以吊运跨
两侧立柱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为
界,纵向以吊运跨最两端的熔融金属 吊运工
艺极限边界 为界的车间地坪区域 ;
“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是指因生产工艺
需要,熔融金属罐 (包、盆)位于兑装位、
倒罐位、浇铸位或者地面轨道极限起吊点时 ,
吊运跨纵向靠近最两端方向 的罐(包、盆)
外壁到达的垂直边界位置 。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一)
3.判定情形(共3种)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含澡堂)设置在吊运跨正下方地坪区域内 。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6类人员聚集场所位置在 吊运跨地
坪区域纵向最两端时未满足 安全防护要求 。
注 “安全防护要求 ”是指会议室 、
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
室、更衣室(含澡堂)6类人员聚集
场所的外墙(靠近罐体吊运工艺极
限边界一侧 ,有色企业下同 ),与
熔融金属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大于等
于15米。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
3. 判定情形(共 3种)
(3)生产工艺需要熔融金属罐(包、盆) 进
入厂房架空层平台时 ,平台上操作室面向熔融
金属吊运侧 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的外墙 ,在
吊运跨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以内 。
“实体墙”是指砖墙、混凝土墙或
者采用耐火材料砌 (浇)筑的墙体;
注
“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是指操
作室面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 出入门、观
察窗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二)
1.风险分析
保障作业环境安全条件的角度 ,防范熔融金属冶炼过程溢渣 、泄漏、喷溅等异常情况遇水发生喷溅
灼烫、爆炸,进而导致大面积火灾 、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 。
典型
案例
2007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8·19”铝液外溢爆炸事故,造成 20人死亡、55人受伤。
事故
原因
混合炉放铝口炉眼砖内套缺失 ,导致炉眼变大 、铝液失控后 ,大量高温铝液溢出溜槽 ,流
入1号16吨普通铝锭铸造机分配器南侧的 循环冷却水回水坑 ,在相对密闭空间内 ,熔融铝液与
水发生反应同时产生大量蒸汽 ,压力急剧升高 ,能量聚集发生爆炸 。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Fl ood Control and DroughtRelief Te chnology Research
2.说明
“生产性积水 ”是指必须与生产设备 同步存在 、同步运行 ,且暴露在生产现场的 生产工艺操作
必须性水源 ,如开路冷却水系统的收集水槽 、水箱,深井铸造工艺的深井内部冷却水等 。
3.判定情形(共2种)
(1)生产期间冶炼、精炼、铸造生产区域的事故坑 、炉下渣坑 、炉前作业平台 、炉基区域存在非生产性
积水。
(2)生产期间厂房内 熔融金属吊运通道和 厂房内地面运输通道存在积水 。
(二)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
Nat
有色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