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限 空 间 安 全 检 查 档 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安全人
审核人:
安全仙
批准人:
安全神
202X
年 3 月 30 日 发布
202X
年 3 月 30 日 实施
有限空间安全检查目录
序号
题名
频次
说明
01
有限空间专项检查记录表
发生时
作业前进行检查
02
有限空间识别台账
每年更新一次
每年底重新辨识一次
03
有限空间物资台账
定期更新
定期更新
04
有限空间应急物资维保(月)
每月一次
--
有限空间专项检查记录
检查部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人员管理
1
作业的人员资质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2
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
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齐全
4
了解从事作业的受限空间内部结构、存在的介质及危害
5
了解作业风险及应急预案
6
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及救护方法
7
能够正确所用检测仪器
作业文件
1
进入受限空间,涉及动火、高处、临时用电、动土等特殊作业,应同时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安全隔绝
1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机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2
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
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清洗或置换
1
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
可燃气体浓度符合要求。
通风
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3
采用管到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到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监测
1
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的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5
涂刷具有挥发性容积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6
采样人员深入或深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1
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栓带救生绳。
2
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3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4
在生产噪音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照明及用电安全
1
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2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3
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GB/T13869规定架设和拆除。
监护
1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应设有专人监护。
2
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3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其他
1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3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
高风险作业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6
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罩。
7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8
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9
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
10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11
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评定
□符合安全要求
□不符合安全要求
□危险
□立即停工
检查出来的问题改进措施:
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
有限空间识别台账
序号
名称
类别
位置
区域
负责人
危险有
害因素
事故模式
事故
类别
管理措施
应急措施
1
原辅
料仓
封闭设施
生产区域
张爱萍
缺氧、通风不良、触电、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内部空气流通差造成缺氧窒息;
窒息
1、人孔全部打开,保持通风良好。
2、进入作业前半小时检查内部氧气含量,符合作业标准方可进入。 3、进入内部作业人员佩戴氧含量便携式测定仪,与外部监护人员保持通信通畅。
1、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器具及其它应急救援装备,如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绝式呼吸防护装备、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装备。个体防护器具及其它应急救援装备要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
2.1对于密闭空间内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2.2立即将中毒窒息者抬离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且安全的地带,取平卧位;迅速将中毒窒息者口鼻内妨碍呼吸的粘液、血块、泥土及碎矿等除去,使伤员仰头抬颌,解除舌根下坠,使呼吸道通畅;解开伤员的上衣与腰带,但要注意保暖,立即检查受伤人员的呼吸、心跳、脉搏和瞳孔情况。
2.3现场受伤人员出现窒息、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物料坍塌应急处置
3.1清仓清库过程中突发物料坍塌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大声呼叫,利用电话、对讲机等通讯工具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在哪里”“什么事”“具体情况简单明了地重复二次.尤其要说明坍塌时是否造成人员受伤或掩埋。
3.2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库内工作人员撤离,清点工作人员数量,确认库内是否有工作人员被掩埋,以及掩埋人员的数量、位置,并同时通知医护人员做好伤员救护工作;设置警示标志,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3.3如发现有人员被坍塌物料掩埋,迅速清除人员掩埋处坍塌物料,由第一现场目击者和作业现场人员大致判断人员掩埋位置,对于被部分掩埋且受伤程度较轻的,尽量使用人工挖掘,使被掩埋人员及时脱离危险区,并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后送医院进行救治。
3.4对于工作人员被完全掩埋或受伤程度较重的情况,可在人工挖掘的同时,立即破坏底部漏斗装置(水泥库、干灰库等不易破坏的除外),将库内积料放出,为掩埋人员的抢救赢得时间。破坏漏斗装置时尽量采取切割的方法,不宜使用爆破手段,以免造成
【有限空间管理档案】第13部分:有限空间安全检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