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有限空间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docx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安全 DOCX   4页   下载0   2023-02-15   浏览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083字   120积分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docx 第1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docx 第2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docx 第3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docx 第4页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 现场 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范围内所有有限空间作业 适用。 包括 承包商检修(施工)涉及到的有限空间 作业。 3 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技术要求 4.1 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 安全管理部门 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2 通风: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3 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 “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 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 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 30 分钟。 4.4 防护设备: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 部门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4.5 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 GB/T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 GB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4.6 应急救援装备:作业时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帽、安全绳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