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告知书
编号:
同志:
您在我工区项目部即将从事
有限空间作业或负责技术、施工、安全、设备、机具、材料管理
工作,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正确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特编写本安全风险告知书,请您认真阅知,如您有困难和疑惑,请及时向我们专职安全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他们将会向您耐心讲解。如您确定已清楚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安全风险后,请在下方签上您的姓名并盖上手印。
一、存在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序号
部位或
名称
危险源
潜在事故
防范措施
1
施工
方案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核、审批;环境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未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坍塌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触电等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审核、审批;环境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2
持证
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触电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证上岗
3
劳保
着装
劳保着装不符合规范
火灾、爆炸、
触电
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穿工作服、劳保鞋,若进入有腐蚀介质的受限空间,必须穿戴防腐工作服、防腐面具、防腐鞋及手套
4
潜在
风险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解现场情况,不清楚潜在的风险
火灾、爆
炸、
中毒、窒息
、
触电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生产单位必须与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交底,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交底
5
作业
程序
和应
急措施
未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
触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的联络信号。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6
三不
进入
未严格执行“三不进入”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
触电
没有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入
7
工艺
处理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好工艺处理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
触电
将有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应加盲板隔离,盲板处应挂牌标识
8
加热
试验
对盛装过能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未做过加热试验
爆炸
对盛装过能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作业前应进行工艺处理,采取蒸煮、置换等方法,并做聚合物加热试验
9
防毒
面具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
中毒、窒息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是否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
10
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未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触电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
11
运送作业人员
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起重伤害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
12
易燃易爆环境
易燃易爆环境
火灾、爆炸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13
取样
分析
取样分析没有代表性、全面性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任何部位的有害物质含量合格
14
转动部件设备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在断电后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触电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并在开关上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必要时拆除转动部件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
15
交叉
作业
存在交叉作业
物体打击
应有防止交叉作业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16
人员
误入
未制定有防止人员误入的措施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
触电
在有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他封闭措施
17
照明
光线
作业场所照明光线不良或过度
物体打击
灼伤
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照度
18
出入口内外
设备的出入口内外未保证其畅通无阻
不利逃生及救援
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19
通排风
有限空间内的通排风不好
中毒、窒息
作业的有限空间内,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用通风机、鼓风机强制抽风或鼓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20
金属烟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
通风及
防护缺失
职业病
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不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监测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
21
吸烟
作业时随意吸烟,乱扔烟蒂
火灾
不吸游烟,不乱扔烟蒂,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2、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3、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安全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使其了解进入有限空间可能遇到的危险,同时对制定好的安全措施和风险消减措施进行确认。
4、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5、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6、确保带入有限空间内工器具的安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要将工器具、材料逐一登记,确保安全。进入盛装易燃易爆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工器具必须是金属或木制的,照明应符合安全要求,采用防爆照明设施,必须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防爆灯。
7、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8、作业前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物、有毒有害物(含窒息气体)设备必须和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离,绝不允许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正在进行检修作业的有限空间。
9、切断电源,有搅拌装置的设备,作业前必须将启动设备的电机电源断开,上锁,然后在电源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10、作业人员如要进入直径较小、通道狭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施救的有限空间内作业,进入前应系好安全带,由监护人拉住安全带的一端。
11、作业现场必须配置监护人员。作业监护人应熟悉工艺处理情况,对事先制定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发现措施落实不到位或风险消减措施不完善时,监护人有权让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同时,监护人还应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
12、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13、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三、工区项目部
重点监控内容
1、是否认真
开展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和教育及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2、是否
制定完善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3、作业前
是否
认真进行危害辨识。
4、作业前
是否
实施隔断(隔离)、清洗、置换通风。
5、作业前
是否
严格进行取样分析。
6、
是否
安排专人进行作业安全监护。
7、必要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四、潜在突发安全事故及应急措施
序号
安全事故描述
应急措施
常备物品
1
中毒、窒息
⑴积极开展自救,但是严禁盲目施救。⑵相关作业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和心肺复苏技能,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可以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有限空间管理档案】第7部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告知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