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30 1
冶金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二零二三年五月
5
高炉生产期间炉顶工作压力设定值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最高工作压力 ,或者炉顶工作压力监测
装置未与炉顶放散阀联锁 ,或者炉顶放散阀的联锁放散压力设定值超过设备设计压力值的 。
1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含澡堂)等6类人员聚集场所 ,以及
钢铁水罐冷 (热)修工位设置在铁水 、钢水、液渣吊运跨的地坪区域内的 。
2
生产期间冶炼 、精炼和铸造生产区域的事故坑 、炉下渣坑,以及熔融金属泄漏和喷溅影响范围内
的炉前平台 、炉基区域、厂房内吊运和地面运输通道等 6类区域存在积水的 。
3
炼钢连铸流程未设置事故钢水罐 、中间罐漏钢坑 (槽)、中间罐溢流坑 (槽)、漏钢回转溜槽 ,
或者模铸流程未设置事故钢水罐 (坑、槽)的。
4
转炉、电弧炉、AOD炉、LF炉、RH炉、VOD炉等炼钢炉的水冷元件未设置出水温度 、进出水流
量差等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监测报警装置未与炉体倾动 、氧(副)枪自动提升 、电极自动断电和升起
装置联锁的 。
8
正压煤气输配管线水封式排水器的最高封堵煤气压力小于 30kPa,或者同一煤气管道隔断装置的
两侧共用一个排水器 ,或者不同煤气管道排水器上部的排水管连通 ,或者不同介质的煤气管道共用一
个排水器的 。
6
煤气生产 、回收净化 、加压混合 、储存、使用设施附近的会议室 、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
交接班室 、更衣室等 6类人员聚集场所 ,以及可能发生煤气泄漏 、积聚的场所和部位未设置固定式
一氧化碳浓度监测报警装置 ,或者监测数据未接入 24小时有人值守场所的 。
7
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加压机、烘烤器等设施 ,以及进入车间前的煤气管道未安装隔断
装置的。
2023/5/30 4
(一)
1. 风险分析
典型案例
冶金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 ,可能因起重机设计选型和本质安全
维护不到位 ,起重机司机和指挥人员违规操作以及熔融金属罐体本质
安全和维护不到位等因素 ,发生熔融金属泄漏 、罐(包)坠落、倾翻
事故。若是将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
(含澡堂)、以及钢铁水罐冷 (热)修工位设置在吊运影响范围内 ,
可能引发灼烫 、火灾、爆炸等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
1
2
2007年4月18日 辽宁清河特殊钢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32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之一 即是涉事企业在钢水
吊运通道内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2023/5/30 5
(一)
2. 说明
(1)“地坪区域 ”是指横向以铁水 、钢水、液渣吊运跨两侧立柱 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 立柱边线
为界,纵向以吊运跨两侧围墙 为界的车间内 零米地面 区域。其中,横向是指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
的小车运行方向; 纵向是指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 大车运行方向 。“车间内零米地面区域 ”不
包括架空层平台正下方被遮挡的区域 ,如转炉炉下钢水罐车 、渣罐车行走区域 。
(2)“操作室”包括控制室 、检验室、化验室。
1
“车间内零米地面区域”
不包括架空层平台正下方被遮挡的区域
2
2023/5/30 6
(一)
3. 判定情形(共 6种)
注:“正下方地坪区域 ”是指横向以吊运
跨两侧立柱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为界 ,
纵向以吊运跨最两端 的铁水、钢水、液渣吊运
工艺极限边界为界的车间地坪区域 (图4-2)。
“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是指因生产工艺需要 ,
铁水罐、钢水罐、液渣罐(包、盆)位于兑装位 、
倒罐位、钢包回转台 、浇铸位或者地面轨道极限
起吊点时 ,吊运跨纵向靠近最两端方向 的罐(包、
盆)外壁到达的垂直边界位置 。
炼钢连铸的 铸余渣罐(包、盆) 位于起吊点时
的外壁不视为熔融金属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1)炼钢厂、铁合金厂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设置在熔融金属
吊运行走区域的 正下方地坪区域 。
2023/5/30 7
(一)
3. 判定情形(共 6种)
(2)炼钢厂、铁合金厂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 、更衣室(含澡堂),设置
在熔融金属吊运跨 距离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50米以内的地坪区域 (纵向两端方向 )。
2023/5/30 8
注:“实体墙”是指砖墙、混凝土墙或者采用耐火材料砌 (浇)筑的墙体;
“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是指操作室 面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 出入门、观察窗未采用实体墙
完全封闭。
①视频管控技术广泛应用
②一定比例冶金企业自主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得到
广泛应用
(一)
3. 判定情形(共 6种)
(3)炼钢厂位于车间架空层平台的 转炉操作室 ,其面向铁水吊运侧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
纳入因素
转炉主控室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
①
×
转炉主控室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②
2023/5/30 9
(4)炼钢厂架空层平台 的AOD炉、VD炉、VOD
炉的操作室 ,其面向铁水 、钢水吊运侧未
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的外墙 ,在铁水罐 、
钢水罐吊运跨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
边线以内。
(5)炼钢厂连铸流程采用 钢水罐水平连浇车或
者钢包回转台单跨布置的连铸 平台操作室 ,
其面向钢水、液渣吊运侧 未采用实体墙完
全封闭的外墙 ,在连铸平台靠近熔融金属
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以内 。
注:面向钢水 、液渣吊运侧包括 正对连铸跨和
面向钢水罐行走路线 两个方向。
(一)
3. 判定情形(共 6种)
1
2
×
4
1
3
2
3
×
某炼钢厂连铸跨水平浇注车方式的连铸操作室 ,设置在钢水吊运跨立柱以内区域
1
×
2
VD炉控制室未实体封闭的外墙 ,在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以内
2023/5/30 10
(一)
3. 判定情形(共 6种)
(6)炼钢厂钢水罐冷 (热)修工位、铁水罐冷修工位设置在铁水 、钢水、液渣吊运行走区域的 正下方地坪区域
内,或者设置在吊运跨纵向最两端时 ,未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
注:“安全防护要求 ”是指钢水罐冷 (热)修工位、铁水罐冷修工位的罐体 外壁(靠近罐体吊运工艺极限边界一侧 ),与熔融
金属吊运工艺极限边界间距大于等于 15米;钢水罐热修工位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还需设置高度大于等于 2米,宽度超出
热修操作工位 1米以上的实体墙 (图4-4);实体墙与吊运工艺极限边界的距离应大于等于 13米。
2023/5/30 11
(一)
3. 判定情形(共 6种)
冷修工位
与地面罐体
极限起吊点
距离未达
15米及上
1
2
3 ×
1 2
1 ×
热修工位
设置在转炉
后钢水车
轨道旁侧
2
×
1
2
钢水罐
热修作业车
工位未
完整过跨
4
2
1
热修工位
合规
2023/5/30 12
目的是从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条件的角度,防止熔融金属冶炼、运输过程出现泄漏 、溢渣、喷溅等
情形下,与环境中积水相遇 ,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 。
1. 风险分析
典型
案例
2012年2月20日 鞍钢重型机械公司喷爆重大事故
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铸造地坑渗水,钢水浇注过程中积水迅速汽化、压力骤增引发喷爆事故 。
(1)生产期间炉前出铁场内距离高炉主沟 、铁沟边沿3米以内区域 ,存在积水。
(2)生产期间炼钢渣跨 、铁水预处理 、转炉、电弧炉、感应炉、精炼炉、连铸、矿热炉的炉前作业
平台和炉下事故坑 、渣坑,以及厂房内的熔融金属吊运通道和厂房内的地面运输通道 ,存在积水 。
(3)生产期间炼钢钢锭浇注坑内 、浇注车运行轨道区域内 ,存在积水。
2. 判定情形(共 3种)
(二)
2023/5/30 13
(二)
3.除外情形(共 4种)
(1)生产期间炉前出铁场内距离高炉主沟 、铁沟边沿3米以内区域 潮湿。
(2)生产期间 炼钢渣跨 、铁水预处理 、转炉、电弧炉、感应炉、精炼炉、连铸、矿热炉的炉前作业平台和炉下
事故坑、渣坑,以及厂房内的熔融金属吊运通道和厂房内的地
冶金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