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准备工作,指导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施救的安全工作,防范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现象发生,切实提高事故救援效率,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准备和救援行动。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指南(应急厅〔2019〕62号)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修订)(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0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007)
缺氧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2006)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 3028-2008)
生产区域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HG 30011-2013)
三、术语和定义
(一)
有限空间
。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人员进出受限但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或存在淹溺、坍塌掩埋、触电、机械伤害等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空间。有限空间也称受限空间。
(二)
有限空间分类
。
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大类:封闭或部分封闭设备、地下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地上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
1.封闭或部分封闭设备:如船舱、贮(储)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如地下管道(井)、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储藏室、暗沟(渠)、窨井(沙井)、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化粪池、沼气池、下水道等。
3.地上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气调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
。
作业人员进入
或探入
有限空间实施的危险作业活动。
四、应急准备
(一)日常应急准备
。
1.风险辨识。
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对本单位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对辨识出的有限空间,在其出入口设置明显
2020年12月发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