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其他通用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PDF   12页   下载1   2024-05-25   浏览86883   收藏27   点赞2   评分-   17268字   6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第1页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第2页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第3页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第4页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第5页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第6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燃气锅炉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 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 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 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 0.1~3.82MPa表压、 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 450℃; 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 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 0.1~2.5MPa表压、额定出 口水温小于或等于 180℃; 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 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 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基本规定 第2.0.1条 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 资料。 第2.0.2条 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 期为 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 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 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 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 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 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 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 确定。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 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 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 设置区域锅炉房: 一、居住区和公用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热电站的供热范围时; 二、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 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 三、根据城市热规划和用户先期用热的要求需要过滤性供热,以后可作为热电站的调峰或备用热源时。 第2.0.7条 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宜根据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并计入管道热损失、锅炉房自用热量和 可供利用的余热进行计算确定。 当缺少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时,热负荷可根据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分别计入 同时使用系数确定。 第2.0.8条 当用户的热负荷变动较大且较频繁,或为周期性变化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宜设置蒸汽 蓄热器。设有蒸汽蓄热器的锅炉房,其设计容量应按平衡后的热负荷乾地计算确定。 第2.0.9条 锅炉供热介质的选择,应根据供热方式、介质的需要量和供热系统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列 规 定进行选择: 一、供采暖通风用热的锅炉房,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二、供生产用汽的锅炉房,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 三、同时供生产用汽及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的热的锅炉房,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蒸汽或蒸汽、热水作 为供热介质。 第2.0.10条 锅炉供热参数的选择应能满足用户用热参数和合理用热的要求。 第2.0.11条 锅炉的选择除应按本规范第 2.0.9条和第2.0.10条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 二、应有较高的热效率,并使锅炉的出力、台数和其他性能适应热负荷变 化的需要; 三、应有利于环境保护; 四、应使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较低; 五、宜选用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当选用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的锅炉时,其容量和类型不宜超过两 种。 第2.0.12条 锅炉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应根据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和全年负荷峰期锅炉机组的工况等因素确 定,并保证当其中最大 1台锅炉检修时,其余锅炉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一、连续生产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 二、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 第2.0.13条 锅炉房的锅炉台数不宜少于 2台,但当选用 1台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只设置 1台。 锅炉房的锅炉总台数,新建时不宜超过 5台;扩建和改建时,不宜超过 7台。 第2.0.14条 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门爆门。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当气 体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时,防爆门上应装设泄压导向管。 第2.0.15条 地震设计烈度为 6度至9度时,锅炉房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对锅炉选择和管道设计,应 采取抗震措施。 第2.0.16条 锅炉房的水处理装置、除氧器和给水泵等辅助设备应按锅炉房工艺设计要求选用;对锅炉配 套的鼓风机、引风机等辅机和仪表,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第2.0.17条 区域锅炉房宜设置必要的修理、运输和生活设施,当可与邻近的工厂(单位)协作时,可不 单独设置。 第2.0.18条 锅炉房区域的场地应进行绿化。 第三章 燃烧的设施 第一节 燃煤的设施 第3.1.1条 锅炉的燃煤宜采用就近煤种。 第3.1.2条 锅炉的燃烧设备应与所采用的煤种相适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较好的适应负荷变化。 二、能较好地节约能源; 三、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3.1.3条 选用层式(包括抛煤机链条式)燃烧设备时,宜采用链条炉排。 第3.1.4条 结焦性强的 煤种及碎焦屑,其燃烧设备不应采用链条炉排。 第3.1.5条 磨煤机型式的选择应根据燃煤的特性通定。 选用风扇磨煤机或锤击式竖井磨煤机时,应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设置的磨煤机应有 1台备用。 选用钢球磨煤机时,应采用贮仓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宜设置 1台磨煤机,其计算出力不宜小于锅炉额定 蒸发量所需耗煤量的 115%。 第3.1.6条 煤粉仓的贮粉量应满足锅炉额定蒸发量 3~5h的耗煤量。 第3.1.7条 制粉系统的原煤仓,煤粉仓和落煤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原煤仓和煤粉仓的内壁应光滑耐磨,壁面倾角不宜 小于60度,相邻壁交角应为圆弧形: 二、原煤仓出口的下部,宜设置圆形双曲线金属小煤斗; 三、原煤落煤管应为圆形,并适当加大其倾斜角; 四、煤粉仓应密闭和测量粉位的设施,并必须防止受热和受潮。金属煤粉仓尚应保温。 第3.1.8条 制粉系统圆形双曲线金属小煤斗下部,宜设置振动式给煤机 1台,其计算出力不应小于磨煤 机计算出力的 120%。 第3.1.9条 给粉机的台数和最大出力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粉机的台数应与锅炉燃烧器一次风口的接口数相同; 二、每台给粉最大出力不宜小于与其连接的燃烧器最大出力的 130%。 第3.1.10条 两台相邻锅炉之间的煤粉仓应采用可逆式螺旋输粉机连通。螺旋输粉机的出力,应与磨煤机 的计算出力相同。 第3.1.11条 制粉系统(全部烧无烟煤除外)必须设置防爆设施。对煤粉仓、钢球磨煤机等设备,应装设 蒸汽或其他灭火介质的管道。 第3.1.12条 制粉系统排粉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台数应与磨煤机台数相同; 二、风量裕量宜为 5%~10%; 三、风压裕量宜为 10%~20%。 第3.1.13条 煤粉锅炉宜采用轻油或重油点火,有条件时可采用燃气点火。当采用油点火时,点火油 罐的 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 20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 14MW的锅炉房,宜设置 1个 20~40m3油罐。 二、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
【锅炉40】燃气锅炉规范.pdf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