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现状评价现场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根据
****
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在
X
月
XX
日至
X
月
XX
日对我分公司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我们积极的进行了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1、锅炉房距煤气加压站安全距离的问题。加压站北门非日常通行门,平时封锁,锅炉房南门封锁,现已在锅炉房东侧另开安全门。
2、空分车间与在用的10000m3煤气柜的安全距离问题。属原设计布局。且现10000mm3气柜,改为氮气柜,仅为目前655气柜大修期间临时代用。
3、脱硫岗位与泰恒达生产车间相邻,该厂房为我厂原常压变换生产装置区,双方签订有安全协议。
4、氨库、合成车间与学校的卫生防护距离不足的问题。太化二校58年建厂时就在此位置,原图纸所标识的技校实际上是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曾经办过技校。
5、室外消防水系统、消火栓原就有标识,由于修路临时拆除,现已恢复。
6、造气岗位已配置了便携式一氧化碳监测仪。
7、尾气回收锅炉的尾气管道壁加强了保温,并增设了警示标志。
8、造气炉灰箱防爆片已全部加装防护罩。
9、造气岗位冷却水已增设断水报警装置。
10、1#鼓风机电机正压通风风管破裂处已修复。
11、压缩一楼已增设气体报警仪。
12、硝酸生产氧化炉安全防爆翻板应引出室外的问题。因不属加
压机组,维持原设计。从加强工艺控制,现场监测,强化员工教育予以防范。
13、氨库1#、2#槽无远传液位仪的问题。现已安装并投入使用。
14、硝酸槽浮球液面仪已重新标定修理,稀硝酸罐组已增设围栏。
15、接触酸碱岗位有洗眼设施。
16、硝铵地坪腐蚀严重的问题。已做计划,安排修理。
17、循环压缩机厂房已增设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
18、合成厂房室外高压管道外腐蚀严重的问题。严格定期检验,
外壁腐蚀已做计划进行防腐处理。
19、浓硝车间五层已增设机械通风装置。
20、浓硝蒸汽分配盘及阀门已进行了保温。
21、345总降压站安全用具、标识牌及编号、接地线已完善。
22、高压电气设备已进行了双重编号,并严格执行电力系统的“两
票”制度。
2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已完成。(当时部分到期的起重人员正在培训)。
24、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动力照明设施应全部符合防火
防爆的技术要求的问题。这一段时间我们对其进行了整治,并正在对重点场所的电控柜仪表柜增设正压通风装置。
25、对输送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设备管道导除静电的措施进行了完善。
26、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严格按时进行,并完善了试验报告。
27、对配电装置间、变压器室的照明装置进行了修复,增设了警示
标志。
28、对变配电室盘柜前后的橡胶绝缘垫,防小动物的措施进行了完
善。
29、变配电室及生产场所的杂物结合“环境大整治”已清理。
30、电气设备外壳,配电箱,仪表箱外壳接地已完善。
31、电除尘高压电气设备已悬挂“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警示标
志。
32、移动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的使用,严格装设漏电保护器。
33、严格加强临时用电的管理。
34—38、有相关的台帐并定期检验。
39、工艺装置的储槽、机泵、塔器外壳标识已完善。
40、机泵进出口管线介质流动标识已完善。
41、已增加相应的安全色和警示标志。
42、对于生产区域的平台、栏杆、地沟盖板、阴井进行了修复,暂时没有修复的已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随设备计划大修整治。
43、对设备的现场管理正在逐步加强,目前正在分公司开战“无泄漏工号”的创建活动,以推动设备的动态管理。
44、对运转设备缺少或损坏的零部件、防护罩进行了修复。
45、为进一步加强对停用的压力容器及其它主要设备的管理,我们补充了《闲置、报废化工装置拆除安全管理制度》。
46、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定期检定工作正在进行。
47、气柜顶部的配重在大中修时定期检定。
48、冷冻车间的8#氨水槽基础已修复。
49、两钠等生产岗位有事故柜,并配置了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
50、生产区域的道路交通标志随道路的修复已完善相应的交通标志,机动车辆进入库区已配置阻火器。
51、已完善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52、预案已修订并经省安监局专家组评审通过。近日对《防震减灾预案》进行了修订,研究起草了2008年《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方案》并于近期组织实施。
53、已制定了防止“清净下水”污染的措施。
安全生产是关人民生命财产,国家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我们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管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的环境。
请各位专家就我们的整改情况给予复查并指导。
二零一X
年七月六日
关于安全生产现状评价现场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
分公司
二零一X
年七月
9.关于安全生产现状评价现场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的回复.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