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1.4 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
1.5 事件分级
明确应急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指标。
1.6 应急预案体系
明确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以及与外部其他预案的关系。
需要编写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说明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 单位概况
1、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人、企业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
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往来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
3、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
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2.2.1 周边环境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企业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质、地貌、地震烈度、气候(风向、风速等)、水文、水系、土壤、植被、降雨量及暴雨期等资料。
二、社会环境概况
企业(或事业)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
企业(或事业)单位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管道等情况。
2.2.2 环境保护目标
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5公里范围内大气、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规模、联系方式、人数、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等相关资料。
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接纳地表水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
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价
3.1 风险识别
3.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