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教育专题
1案例分析2知识介绍目录 CONTENTS
事故案例2015年10月29日16时59分,承包商的施工人员陈某A、陈某B、陈某C与蒋某等共7人到达加油站,告知加油站工作人员要进行2#油罐清罐作业,并出示施工进场确认表、一级用火作业票、临时用电作业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等施工手续。17时13分,加油站当班计量员丁某打电话向在外培训的站长报告,站长指示丁某先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立即返回加油站。丁某在加油站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将试卷交予陈某A。同时,施工人员开始卸车、接电、调试电动送风长管空气呼吸器(以下简称空气呼吸器)、开2#油罐人孔和拆除潜油泵等工作。17时40分,站长返回加油站,要求施工人员落实罐内通风置换、气体检测、罐内照明等安全措施,陈某A认为没必要,仅使用空气呼吸器进入罐内作业没有问题。站长随即向范某电话汇报现场情况,范某电话指示陈某A,时间已晚,不赞成继续作业,陈某A认为没有问题,仍继续作业。18时左右,施工人员蒋某佩戴空气呼吸器和安全绳进入2#油罐内进行清罐作业,施工人员陈某B站在油罐操作井口把住蒋某的安全绳和导气软管进行保护。18时19分左右,站在操作井口的陈某B和陈某C注意到蒋某在罐内不断地尝试将导气软管与流量阀进行对接,并向油罐的另一端移动,随即呼喊蒋某上来,并从井口放下梯子,同时位于井口旁的施工队及加油站人员试图用安全绳将蒋某拖出,但没有拖动。约1分钟后,蒋某倒在罐底。事故造成蒋某中毒窒息死亡。某加油站承包商中毒窒息事故 1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1)违章作业施工人员集体违章,在未进行油罐内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检测的情况下,只佩戴长期失检的空气呼吸器进入罐内实施清罐作业,作业过程中,因空气呼吸器导气软管与流量阀接口处断裂、脱落,而吸入高浓度油气,终因施救时间过长,导致中毒/窒息死亡。(2)安全防护设施失效施工人员在罐底作业过程中,不慎将安全绳和导气软管缠绕在罐内的三角支架上,致使导气软管与流量阀接口处断开,吸入大量油气,丧失自救能力;监护人员因安全绳缠死、备用呼吸器不完好,无法施救。空气呼吸器导气软管与流量阀接口处断裂
汽提塔塔底泵密封失效,泄漏着火。通过对泵解体检查,轴承损坏是密封快速失效的主因。机泵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轴承严重损坏,设备产生剧烈震动,导致机械双密封失效,介质泄漏,遇轴承体摩擦产生的高温引发着火。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1)违规开具作业票。
中毒窒息事故预防.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