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操作规程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
部门
岗位
得分
一、填空题(50分)
1、上班必须穿戴好本工种所发放的
。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本工种作业配备的
。
2、在任何旋转部位作业和使用锤子时,禁止
作业。
3、班前
小时内禁止喝酒,工作中严禁打闹、开玩笑或做其他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事。
4、严禁使用具有升降功能的非载人设备设施,
进行升降作业。
5、作业时,作业者必须
,严禁作业者与他人边操作边闲谈分散注意力。
6、多人共同作业时,必须有
,号令一致,行动统一,相互照顾,不得冒险作业和无指挥作业。
7、各类压力容器、锅炉及其输送管道,严禁在
下进行检修。
8
、
检修施工完毕,必须做到
,所有因检修施工拆除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必须恢复到能正常使用的状态后,设备方可正常运行。
9、职工不得顶替
上岗,任何人不得随意找人顶替上岗,严禁带未成年人进入工作现场,严禁在工作现场
。
1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
、
、
四种。
11、人体对带电部分的最小距离为6千伏及以下
厘米;10千伏
厘米。
1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重点内容是
。
13、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安全规则规定应相距
以上。
14、乙炔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
15、液化气瓶解冻时,严禁用
加热,不得靠近炉火和暖气片等热源。
16、我国的安全生产生产方针是
、
、
。
17、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
、
。
18
、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从业人员的三种义务为
的义务,
的义务,
的义务。
19
、
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规程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为
。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是
。
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为
。
20
、
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
、操作方法,凡尚在熟悉的新工和非岗位人员
开关各种电气开关、水阀、汽阀、风阀、油路开关等。
21
、
凡进行检修作业,或作业时不停电不能确保操作者人身安全时,作业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
。
22
、
我国安全色常用
、
、
、
四中颜色.
23
、
设备使用中俗称“三好”是,
、
、
。
24.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25、
低压供电的三大保护措施是
、
______
、__________
。
26、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做到的“四不伤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50分)
1、企业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请问“三级安全教育”分别指什么?教育时间应不少于多少学时?(5分)
2、什么是“三同时”?(5分)
3、什么是“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什么培训才能上岗操作?(10分)
4、什么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工人有权拒绝上级的指令吗?前提条件是什么?(10分)
5、谈谈我公司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10分)
答:
6、
请你对我公司公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答: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考试试卷
--
答案:
一、填空题
1、
劳动防护用品
;
专门防护用品
。2、
戴手套
3
、
4
小时4、
装载人员
5、
集中注意力
6、
专人指挥
7、
承压状态
8
、
工完场清
9、
家属
,
会客
。
10、
冷却法
、
隔离法
、
窒息法
、
抑制法
。11、
≥35
;
≥70
。
12、
以人为本
。13、
10米
。14、
40℃
。15、
用火烤或沸水
16、
预防为主
、
安全第一
、
综合治理
。17、
安全生产
、
人人有责
。
18.
自律遵规
,
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
危险报告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管理缺陷
。
20.
安全技术规程
、
不得擅自
21.
停电工作票制度
。22.
红
、
黄
、
蓝
、
绿
23.
管好
、
用好
、
养好
。24.
高挂低用
。
25、
漏电保护
、
接地保护
、
过流保护
26、
不伤害自己
、
不伤害他人
、
不被他人伤害
、
帮助别人不被他人伤害
。
二、
问答题(50分)
1、答:公司(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教育时间应不少于24学时。
2、答: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答: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4、答:
1)
违章指挥:
安排或指挥职工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2)
违章作业:
违反相关规定、章程、政府法令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异常工作状态。
3)
有权拒绝。前提条件是上级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5、
答:
自由发挥
6
、
答:
自由发挥
安全操作规程考试试题_及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