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预防基础知识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伤?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保险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劳动者死亡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近亲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近亲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工伤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伤预防?采用管理、教育和技术等手段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减少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安全健康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为什么进行工伤预防?工伤预防是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从业人员有权获得保障其安全健康的劳动条件,同时也有义务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章守纪,预防职业伤害的发生。
培训内容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预防基础知识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规律 针对以前发生的工伤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 工作年限 ■ 伤害部位 ■ 伤害形式得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指导事故预防。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作年限分析 新进员工是工伤事故多发人群﹐入厂1年内的员工工伤数占总数的63%﹐入厂1~6个月的员工工伤数占39%﹔改善对策﹕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重视岗位安全训练﹐新员工单独操作设备前﹐须有主管认可并跟踪监护﹔充分利用早会﹑板报﹑安全培训等形式对员工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事故伤害部位分析员工的手﹑脚﹑臂、头等肢体部位伤害较多。全体员工及各级主管应加强对手、脚、臂、头这四个部位在活动中的安全防护,提高安全意识。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按事故伤害形式分析在煤矿工伤事故中,电气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3种事故类型占工伤总数的比例最大。其它伤害中﹐意外摔伤所占比例也较大。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的特性随机性因果性潜伏性可预防性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的特性因果性。指事故的发生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的特性随机性(偶然性)。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随机的、偶然的。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的特性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人们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麻痹思想。生产活动中,某些企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伤亡事故,就会麻痹大意,就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思想隐患。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的特性可预防性。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事故的原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规程和方法,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做法。物的不安全状态——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环境不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管理缺陷——制度不够健全﹑领导不够重视﹑人员安排不当等管理上的缺陷。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教育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事故预防措施 法制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法制措施强制的国家监督群众监督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法制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教育措施通过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专门培训和经常性教育等形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泰坦尼克号1912年4月10日,“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她的处女航,4月14日撞上冰山沉没。所载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1503人遇难。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69.06米(882.75英尺),宽28.19米(92.5英尺),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60英尺),注册吨位46328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内部有16个防水室,安全设施强大, 被称为“永不沉没”神船。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泰坦尼克号船员告诉顾客: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船长:我没有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从未见过失事的船只。沉没前共收到了临近船只发出警告21次,从船长到船员都忽视了危险的警告。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安全意识是一项硬指标 绝大部分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据统计,90%以上的不安全行为都是由安全意识缺失引起的,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的比例不到10%。安全决定于安全意识。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的三个阶段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安全到底为了谁? 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规章制度,而是有意无意的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走人行道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车祸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怎样的创伤,这就属于安全意识的问题。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安全到底为了谁? 请设想一下:发生了一起工伤事故造成1人死亡,对企业的损失有多大?对个人的损失又有多大?对企业,这仅仅是一般事故,连“重大”都说不上,更不要说是“特大”了。而对你本人的损失,对你家庭的损失,不仅“重大”,而且绝对是“特大”了。企业失去一个员工,承受经济损失之外,也许会很快找到人来替补你的位置。而对于你本人、你的家庭,则是永远的失去,永远无法弥补。所以,我们说,员工是企业安全工作的最大受益者。
安全到底为了谁?安全就是为了自己。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莫忘子女的祝福莫忘妻子的期盼莫忘父母的寄托上 班 三 莫 忘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你的平安,是对家人最好的爱。安全工作是给自己做的。安全操作始终如一,绝不违章。 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古代中国人早就认识到的人生三大不幸。在和平的环境中,除了疾病,事故是排名第一的罪魁祸首。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常见的不安全心理 自我表现心理——“虽然我进矿工作时间短,但我年轻、聪明,干这活儿不在话下……”经验心理——“多少年一直是这样干的,干了多少遍了,能有什么问题……”侥幸心理——“完全照操作规程做太麻烦了,变通一下也不一定会出事吧……”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常见的不安全心理 从众心理——“他们都没带安全帽我也不带了……”逆反心理——“凭什么听班长的呀,今儿我就这么干,我就不信会出事……”反常心理——“早上孩子肚子疼,自己去了医院,也不知道是什么病,真担心……”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常见的不安全心理 “三惯”思想——对三违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 。“干惯了”就是对很多违规操作行为已经成为工作中的习惯,在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是违规行为,甚至认为操作规范是“画蛇添足”,工作中为了图省事图方便,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完全将安全生产抛诸脑后。正是在工作中我们自己对于很多违规操作行为干惯了,所以对于别人的违规操作也就“看惯了”,对于违规操作行为,我们自己“干惯了”,最后大家都“习惯了” 。
事故案
工伤预防知识系统培训125页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