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踏青安全培训
目 录01交通安全02祭扫安全03急救安全04防疫安全05饮食安全06清明简介
第一篇 清明简介
清明 由来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清明 传统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禁火扫墓踏青清明 传统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清明 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 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 日夜柳条新
第二篇 祭扫安全
根据往年情况分析,每年清明节都是火灾的高发期。人们有在墓前焚烧纸钱拜祭先人的风俗,非常容易导致意外伤害或火灾等事故发生。在墓地焚烧纸钱、点蜡烛引发火灾,以及祭祀者乱扔烟头,小孩祭祀时玩火、燃放鞭炮等引发火灾,占清明节火灾总数的95%防火安全的重要性拜祭结束后一定要把火种完全浇灭再离开,提倡无明火绿色祭拜!
倡导绿色环保扫墓:不改“追思缅
清明节踏青安全培训.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