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XXX森林公园景区护林员森林防火培训
目录林火基本知识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火场自救
林火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森林火灾概念就是失去人为控制的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发展的,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 引发森林火灾的三个基本条件(即三要素): 因为森林燃烧是一种开放式燃烧,它不受供氧的限制,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有火源即可燃烧。 森林可燃物(植被,如芒箕、杂草)、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火险天气(高温、干旱、低湿、大风)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三个基本条件。
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种类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可燃物本身温度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燃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如果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没有火源,不管气温多高,风多大,连续干旱时间多长,森林火灾是不可能发生的。
火源分为两大类: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1)自然火源:如雷击火、火山爆发等引起的。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我国的雷击火占火源比例很少,只有1%。 (2)人为火源:可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 生产性用火:常见的有烧田埂草、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炭、炼山造林等。 非生产性用火:吸烟时乱丢烟头、上坟烧纸、点香烛、燃放烟花鞭炮、烤火、打火把、烧饭、小孩、痴、呆、傻等人员玩火。 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种类
按燃烧位置分: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 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
二、地表火:林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下部枝叶以及露出地面的树根,此类火称为地表火。 三、树冠火:引起树冠层燃烧的林火。树冠火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不易扑救。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一、地下火:在泥炭和腐殖层燃烧的火称为地下火。地下火在地面下燃烧,一般见不到火焰,只有少量的烟。地下火蔓延速度较为缓慢,仅4-5米/小时,但不易扑救,温度高,破坏力强,火灾后树木枯黄而死,出现大量倒木。
森林火灾的预防第二部分
森林火灾的预防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扑救。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明确指出:森林防火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预防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森林火灾或少发生森林火灾。
森林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它不受供氧的限制,同时,只要有森林,林下就有植被(可燃物)
11森林防火培训.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