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起
重机械
001
吊钩吊具未按规范使用,使用承载超过负荷极限,造成吊钩、钢丝绳断裂,构件脱落;钢丝绳未防护、捆绑方法错误;起重机操作不按操作规程,斜拉斜背,构件吊运不在中心点,造成构件不平稳。起重机使用手柄破损,误操作;操作中不看周围环境,行车撞击脱轨、脱落;吊钩超过限位、钢丝绳超过卷阳机脱落;起重机上各配件松动脱落。
物体打击、肢体伤残、机械伤害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选用好吊钩、吊具,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构件吊运中要平稳,保持安全距离。
严格按规范操作,使用前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使用完,及时切断电源开关;在操作中,防止设备撞击,防止构件吊运、翻身、移位的冲击;定期对起重机的电气、机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故障及时维修处理。
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关闭电源.
2.
启动特种
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预案进行
救
求。
3
.
如
有人身伤害,应
以先
救人为
宗
旨
,
进行救援预案开展。
4
. 发生爆炸事故时,应
先
疏
散人群为前提
。防止冒险抢
救
。
5
. 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
风险等级:橙
色
管控周期:永久
管控责任人:制造部、模
具管理
部部长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叉车
002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信号缺陷;识别功能缺陷;指挥错误;操作错误。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其他伤害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1、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作业。
2、叉车操作系统存在故障时,未维修好不得进行作业。
3、叉距不合适、夹具专夹不牢,货物重心偏离等,不得提升、搬运作业。
4、不得超载叉货物、设备等。
5、叉车运行时,驾驶员视线受阻时,不得提升、搬运作业。
6、车间内搬运作业不得5公里/小时、厂内搬运作业不得20公里/小时。
7、禁止他人搭乘叉车。
应急处置措施
1、叉车作业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将叉车作业员名单粘贴在叉车上。
2、做好叉车日常点检、保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3、按照叉车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作业。
4、严禁超载搬运货物。
5、叉车搬运货物时不得影响驾驶员视线,如无法改变货物影响驾驶员的现象时,驾驶员采取倒车方式低速搬运货物
6、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机动行驶速度搬运货物。
7、叉车工作时他人禁止搭乘叉车。
风险等级:黄
管控周期:永久
管控责任人:制造部、管理部、技术部部长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锅炉
003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
噪声危害;作业环境不良;易燃易爆性物质;指挥错误;
操作错误。
1、物体打击
2、火灾
3、灼烫
4、锅炉爆炸
5、中毒和窒息
6、其他伤害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1、经常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敏、有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运行。
2、定期检查观火孔、防爆门等密封性,防止锅本体运行时震动造成的泄漏。
3、定期检查法兰、密封垫片,防止其老化造成泄漏。
4、定期专业机构检测安全阀、压力表、锅炉本体
5、定期点检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应急处置措施
1、安排专人定时检查各部件灵敏性,按照操作规程,规范运行。
2、定期检查观火孔、防爆门等密封性。
3、正常工作时,将锅炉房卷帘门设置成打开状态
4、按照《锅炉定期检验规则》标准要求,邀请专业机构定期对锅炉做检测。
5、按照《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规程》标准要求,邀请专业机构定期对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做检测。
风险等级:黄
管控周期:永久
管控责任人:技术部部长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氨气站
004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作业环境不良;标志缺陷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指挥错误;操作错误。
1、火灾
2、
容器爆炸
3、
中毒和窒息
4、其他伤害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1、液氨储存及使用场所应设置检测和报警装置,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
2、现场因设置防止氨气泄漏逸散的喷淋装置,并应设有冲洗水源和冲洗设施。
3、氨气瓶不得接近火源和在日光下暴晒。
4、定期检查管道、法兰连接处是否存在渗漏。
应急处置措施
1、依据《氨气检测仪检定规程》标准要求,邀请专业机构对氨气报警装置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站内电气设备具备防爆设性能,确保氨气站通风良好。
2、定期安排专业机构检测喷淋系统性能,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3、在氨气站出入口1米内设置禁火区域,禁止在氨气站周围动火作业,夏季做好氨气瓶防晒工作。
4、部门定期安排专人检查管道法兰连接处是否存在泄漏氨气现象。
风险等级:黄
管控周期:永久
管控责任人:制造部部长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有限空间
005
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作业环境不良;标志缺陷;有毒物质;指挥错误;操作错误。
1、
物体打击
2、
触电
3、
淹溺
4、中毒和窒息
5、
其他伤害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1、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设置监护人员。
2、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区域可靠的隔断(隔离);盛装可燃或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和管道必须采取清洗和置换措施。
3、作业前必须先通风并检测,当可燃物或有毒有害物品在允许限值内后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时应重新检测。
4、照明灯具、工具应采用低压或设置漏电保护器,当存在可燃气体和粉尘,电气设施应符合防爆要求。
5、保持出入口畅通,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说明。
6、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并设置专人监护,现场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
应急处置措施
1、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办理作业申请手续,设置监护人。
2、隔断(隔离)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区域,盛装过可燃或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和管道必须采取清洗和置换措施。
3、作业前必须先通风并检测,当可燃物或有毒有害物品在允许限值内后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时应重新检测。
4、照明灯具、工具应采用低压或设置漏电保护器,当存在可燃气体和粉尘,电气设施应符合防爆要求。
5、设置安全救生装置,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6、检修时锁定能量装置,设置专人监护。
风险等级:黄
管控周期:永久
管控责任人:制造部、技术部部长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配电室
006
防护缺陷;电危害;辐射;作业环境不良;标志缺陷;指挥错误;操作错误。
1、
触电
2、
火灾
3、
其他爆炸
4、其他伤害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1、配电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内地面应采用防滑、不起尘的耐火材料;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应铺设绝缘胶垫。
2、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处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阻挡设施。
3、长度大于7m
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
门应为防火门,且向外开;金属门或包铁皮门应作保护接地。
应急处置措施
1、配电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铺设绝缘胶垫。
2、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处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阻挡设施。
3、配电室门长度大于7m,配电室门应设两个出口,且为防火门,向外开;金属门或包铁皮门应作保护接地。
风险等级:黄
管控周期:永久
管控责任人:技术部部长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编号
主要的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空
特种设备风险告知卡汇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