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调查报告
人口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环境的保护等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一直以来更是困扰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并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此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那么,这些措施到底对我国的人口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借此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之际,我对国家公布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现在
报告
如下:
一、人口普查结果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结果:全国总人口为
1370536875
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339724852
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7097600
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552300
人。台湾地区人口为
23162123
人。
1
、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以控制
与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10
年增加
7390
万人,增长
5.84%
,年平均增长
0.57%
,比
1990
年到
2000
年年均
1.07%
的长率下降了
0.5
个百分点。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
减少了约
5600
万人,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
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2
、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665575306
人,占
49.68%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674149546
人,占
50.32%
。从反映人口结构的数据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受教育程度增加
从人口素质的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的素质在提高。这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的积极成效。
4
、流动人口增加,我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与
2000
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
2.41
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
1.11
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
1.08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
0.22
个百分点。
流动人口巨大是目前我国
人口国情
的一大特点。这次普查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长
81.03%
。此外,根据地区人口分布的数据,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一次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
调查报告(综合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