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读本
序 言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城市运行的地下管网基础设施不断增多。近几年,在水、电、气、热、通信等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了多起中毒、窒息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进一步督促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著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知识,并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内容进行了解读。 希望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充分认识有限空间作业的高风险性,切实加强有限空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形势 2006年至2017年,北京市共发生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62起,死亡118人,受伤72人。其中,较大事故1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9.35%;死亡4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37.28%;受伤16人,占受伤总人数的22.22%。全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有限空间事故特点 一是季节特点突出,事故主要集中在每年二、三季度。在高温、高湿天气,地下有限空间极易聚集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 二是有毒有害气体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事故有比较典型的因缺氧窒息和硫化氢中毒引发的,也有少见的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引发的。逃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检查
三是主要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水、电、热、气和通信等行业事故逐年减少,“非主营”行业事故逐年增多,新建、在建有限空间施工项目事故高发。 四是事故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发生。 五是发生事故后,盲目救援导致事故伤亡人数进一步扩大。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反操作规程
什么是有限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如何分类?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冷藏箱、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地窖、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
北京市应急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读本.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