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应急
预案
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
事故
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应包括:
对紧急情况或
事故
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
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
应急救援
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应急救援
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在紧急情况或
事故
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现场恢复;
其他,如应急培训和演练规定,法律法规要求,
预案
的管理等。
按照
“1+4”
的预案基本结构,
预案
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1
.基本
预案
(1)
预案
发布令
城市最高行政官员应为预案签署发布令,援引国家、省和城市相应法律和规章的授权规定,宣布应急预案生效。其目的是要明确实施应急预案的合法授权,保证应急
预案
的权威性。
在预案发布令中,城市最高行政官员应表明其对应急管理和
应急救援
工作的支持,并督促各应急机构完善内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标准操作程序,积极参与培训、演习和
预案
的编制与更新等。
(2)
应急机构署名页
在应急预案中,也可以包括各有关应急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署名页,表明各应急机构对城市应急
预案
编制的参与和认同,以及对履行所承担职责的承诺。
(3)
术语与定义
对应急
预案
中需要明确的术语和定义进行解释和说明。
(4)
相关法律法规
列出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
(5)
方针与原则
列出应急
预案
所针对的
事故
(
或紧急情况
)
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的任务,以及应急管理和
应急救援
的方针和指导原则。
方针与原则应体现
应急救援
的优先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此外,方针与原则还应体现
事故
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6)
危险分析与环境综述
列出城市所面临的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预测,给出当地的地理、气象、人文等有关环境信息,具体包括;
1)
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包括数量大或使用范围广的危险物质;
2)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3)
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分布;
4)
潜在的重大
事故
、灾害类型、影响区域及后果;
5)
城市区域分布、人口、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等;
6)
常年季节性的风
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19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