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工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制定本规程是为了规范齿轮工的操作,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齿轮工岗位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
操作规程
3.1
滚齿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3.1.1
对设备的机械、电器、各操作手柄,防护装置以及当班的工量具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遵守齿轮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3.1.2
装夹的工具必须紧固,刀具不合格,锥度不符合不得装夹。
3.1.3
工作前,应正确计算各挂轮架的齿轮的齿数,啮合间隙要适当,选用的齿轮其啮合面不应有划痕、堆顶及油污,挂轮架内不得有工具和杂物,同时根据齿轮铣削宽度调整好刀架行程挡铁。
3.1.4
铣削半形齿轮时需装平衡铁。
3.1.5
工作前应按工件材料、齿数、模数及齿刀耐用情况,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并根据加工直齿和斜齿调好差动离合器,脱开或接通,以免发生事故。
3.1.6
操作者不得自行调整各部间隙。
3.1.7
多工件堆积切削时,其相互接触面间要平直清洁,不得有铁屑等杂物。
3.1.8
当切削不同螺旋角时,刀架角度搬动后应紧固。
3.1.9
不得机动对刀和上刀,当刀具停止进给时方可停车。
3.1.10
工作中要经常检查各部轴承的温升,不许超过
50
°
C
,在大负荷时应注意电机的温升。
3.1.11
有液压平衡装置的设备,在顺铣时应注意按机床规定调整好液压工作压力。
3.1.12
加工少齿数齿轮时,应按机床规定计算,不得超过工作台螺杆的允许速度。
3.1.13
必须经常检查并清除异轨及丝、光杠上的铁屑和油污。清扫铁屑应采用专用工具,并停车进行。
3.1.14
使用扳手和螺帽(螺栓)必须相符,用力要适当,扳动方向无障碍。
3.1.15
紧卡工具应把轴承架放在适当位置,托刀架离开工件应卡紧。
3.2
插齿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3.2.1
对设备的机械、电器各种操作手柄,防护装置,以及当班所常用的工具量具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
3.2.2
插齿刀固定于心轴上时,必须紧固牢靠,严防松动。
3.2.3
加工齿轮毛坯必须紧固稳定,同时底部垫上相应垫块保证插刀的空行程。
3.2.4
同时加工几个毛坯件时,一定保证各端面接触良好,中间不得有杂物。
3.2.5 T
型槽的螺钉必须符合标准,否则不得使用。
3.2.6
设备在进行中禁止变换速度,并要注意变换手柄的两位置,当一个搬把操作时另外一手柄必须在中间位置,否则不得开动。
3.2.7
加工铸件时应将冷却泵开关关闭。
3.2.8
插齿刀的让刀间隙操作者得自行调整,快速调整时分齿挂轮一定脱开,否则造成事故。
3.2.9
按照齿宽合理的调整齿刀,工作行程长度,注意插齿刀不得撞上卡盘。
3.2.10
行程调整后,手动行程几次,确认安全无事,再开始工作。
3.3
剃齿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3.3.1
操作前认真检查各部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自动控制部分是否灵敏可靠,认为无问题时,可点动开车。
3.3.2
剃齿刀和工件必须啮合适当,卡压牢固,每次换工件,要先用手摇,然后过度到自动走刀。
3.3.3
夹紧工件时,不准使用不合螺帽规格的扳手。
3.3.4
调整各部及挂换齿轮时,必须关闭电门。开车后手不准触转动部分。
3.3.5
工作结束后,要把各部件手柄放置“
0
”位,清除铁屑要用专用工具,不准用手。
3.3.6
注意工件卡压方向,以免由于啮合点不对而打刀伤人。
3.3.7
进刀定位必须准确好用,经常检查校正,防止因连续进给造成事故。
3.3.8
设备在运转时,不准离开岗位,完工的工件必须及时运走,摆放工件要整齐稳当,防止倒落砸伤手脚。
4.
更改记录
更改标记
更改处数
更改文件号
更改人签字
日期
齿轮工安全操作规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