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锚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
一般规定
1
凡是从事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受过安全生产教育,熟悉本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2
一律不准单人开机操作机电设备,每班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
3
对现场运行的施工机械设备临时进行修理时,必须与运转操作人员取得联系,停止设备运行后,方可进行修理。
4
机电设备不工作时应切断电源。
5
夜间施工时,
必须有充分的照明。
6
进入施工场地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用具。
7
与施工无关的非施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施工场地,在进入施工场地要道口须设置警示牌。
2.
高处作业
2. 1
高处作业标准
凡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和
2m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均称为高处作业。
2. 2
凡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精神病、以及患有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 3
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上应铺设固定脚手板和护身栏杆。
2. 4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和穿软底鞋,不准穿拖鞋、塑料底鞋和带钉子的硬底鞋。
2. 5
脚手排架的临空面必须搭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工作人员应栓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
2. 6
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应堆放好,以防掉下砸伤下方施工人员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严禁使用抛投方法传送工具、材料。小型材料或工具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内。
2. 7
上、下层排架平台同时施工时,应挂设安全网,以免上面掉物将下层施工人员砸伤。
2. 8
高处作业人员,精神应集中,不得打闹嬉戏,不得麻痹大意,以防止坠落。
2. 9
高处作业时,严禁燃烧明火取暖。
2. 10
在脚手排架上施工,应尽量减少堆放材料物品的数量及重量。
2. 11
施工人员在上下脚手架时,应走斜马道或梯子,不得沿脚
手架管攀爬上下。
2. 12
在脚手排架上施工人员,不得坐在排架平台边缘,不得骑坐在脚手排架临空面防护栏杆上,不得躺在脚手板上或安全网内休息,不得站在防护栏杆外的探头板上工作和凭借栏杆起吊物品。
3.
脚手架
3. 1
边坡锚索施工平台为承重脚手架平台,承重能力不小于
3t/m2
,承重脚手架应使用脚手钢管搭设。
3. 2
竖直排架管必须用地锚固定牢固,固定地锚必须设置在稳定岩石内并用水泥砂浆镶牢
,
地锚与排架管的有效连结长度不小于
0. 5m
。
3. 3
纵、横向竖直钢管间距不大于
1m
,水平钢管间距不大于
1. 5m
。
3. 4
高度大于
2m
的排架,其竖直钢管之间必须设置斜拉支撑连接。
3. 5
成
90°
交角的钢管使用死卡连接,其他任意交角的钢管使用活卡连接,管卡螺栓必须拧紧,不得松动。
3. 6
平台面的纵、横向水平钢管应采用双管结构。
3. 7
使用方木规格不小于长
×
宽
×
高
=400cm×10cm×10cm
的衫木或松木,脚手台板规格不小于长
×
宽
×
厚
=400cm×25cm×5cm
的衫木或松木板,凡是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方木和脚手板均不得使用。
3. 8
方木铺设间距不大于
1. 2m
,方木应使用
8#
铅丝与平台面水平钢管捆牢
;
脚手台板铺设间隙不大于
5cm
,脚手台板应用
4″
钢圆钉与方木钉牢。
3. 9
排架平台临空面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在有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部位,应设置安全网围护,以防止上部掉落物将下部施工人员砸伤。
3. 10
施工专职安全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及检查排架,发现松动或其他不安全隐患时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在靠近爆破地点的脚手架,每次爆破后应及时进行检查。
4.
常用安全用具
4. 1
常用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必须符合如下质量标准
:
表
1:
常用安全用具的检验标准与试验周期表
名
称
检查与试验质量标准要求
检查试验周期
柳、
藤安全帽
1.
外表应完整无破损。
2.
藤条无断裂。
3.
帽内缓冲层、帽带齐全无损。
4.
能抗
3
公斤的钢球从
5
米高处垂直坠落的冲击力。
一年一次
塑
料安全帽
1.
外表完整、光洁。
2.
帽内缓冲带、帽带齐全无损。
3.
耐摄氏
40° ~120°
高温不变形。
4.
耐水、油、化学腐蚀性良好。
5.
能抗
3
公斤的钢球从
5
米高处垂直坠落的冲击力。
一年一次
棉
绳安全带
检查
:1.
绳索无脆裂、断脱现象。
2.
皮带各部接口完整、牢固,无霉朽和虫蛀现象。
3.
销口性能良好。试验
: 1.
动荷
:
吊绳用
75
公斤重物由高处坠落冲击无损伤。
2.
静荷
:
吊绳用
255
公斤重物悬吊
5
分钟无损伤。
1.
每次使用前均应检查。
2.
新带使用一年后抽样试验。
3.
旧带每隔
6
个月抽查试验一次。
锦
纶安全带
检查
:
与棉绳安全带要求相同。试验
:
动荷试验重量为
120
公斤冲击距离为
2
米。与棉绳安全带要求相同。
安全网
1.
绳芯结构和网筋边绳结构符合要求。
2.
两
件
各
120
公斤的重物同时由
4. 5
米高处坠落冲击完好无损。每年一次,每次使用前进行外表检查。安全用具应有合格证书,否则不准采购和使用。
4. 2
安全带的挂钩,应挂在牢固的物体上或可靠的安全绳上。
4. 3
栓安全带用的安全绳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
3
米。
4. 4
安全用具严禁挪做其他用途使用,并注意保管,安全带、安全绳应放在空气流通、干燥处,以免受潮腐朽。
5.
机电设备安装
5. 1
机电设备不得带病工作。
5. 2
各类设备安装时,
机座必须稳固,
放置移动式机械设备时,应防止自重和外部荷重引起移动和倾倒。
5. 3
安装机械时,
不得将机械的拉线绑捆在脚手排架上,
没有经过技术负责人的批准,
不得利用脚手架做为起重机架和滑轮的支撑。当利用脚手排架作为起重机架起吊迁移设备时,
脚手排架应采取加固措施。
5. 4
施工用的动力电源线路及机械设备的绝缘性能必须良好,
布
线应整齐,
带电的裸线必须架设在人员碰触不到的位置。
设备动力电机必须安装地线后才能接通电源。
5. 5
架空敷设的电缆应架设牢固,
且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
3m~5m
。
5. 6
露天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动力电机及其开关柜,
均应选用防水型或采取防水措施。
5. 7
在有易燃、
易爆气体的场所,
电器设备及线路均应满足防爆要求,
在大量蒸汽及粉尘的场所,
应满足密封、
防尘要求。
5. 8
能够散发大量热量的电气设备,
如电热器、
碘钨灯等不得靠近易燃物安装,
必须时应采取隔离、
隔热措施。
5. 9
连接电动机的电气回路,
应设开关并应设置有保护装置,
如保险丝或自动空气开关。
移动或电动机械,
应使用软橡胶电缆线,
严禁一闸接多台电动设备。
5. 10
电动机械设备拆除后,
不准留有可能带电的电线和部件,否则必须将电源切断,
并且将线头绝缘。
5. 11
架设线路的路径需选择合理,
避开易撞、
易碰、
潮湿场所。
6.
设备运行安全管理
6. 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所操作的设备的构造、
工作原理,
熟
悉其性能、
规格、
保养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6. 2
开机前应先检查设备基础是否稳固,
转动部分的润滑系统是否良好,
制动器、
离合器是否灵敏、
可靠等,
确认良好后方可开机启动。
6. 3
设备运行时,
如遇异常情况,
应停机检查,
在特殊情况下,操作者可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边坡支护锚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