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DOCX   25页   下载22   2024-05-22   浏览21359   收藏2   点赞29   评分-   18155字   1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第1页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第2页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第3页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第4页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第5页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第6页
剩余1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化工有限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表 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 序号 排查内容 存在的问题 排查频次 责任人 一、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 1 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中至少一人具有化工或相关专业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安全员具备国民教育化学化工或者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等相关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化工化学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备危险物品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危险化工工艺的从业人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1次/年 2 建立健全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各级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符合企业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层层签订责任书。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 建立考核机制,(包括日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次/月 5 根据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和台账; 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 9.变更管理制度 ; 10.应急管理制度 ; 11.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临时用电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18.承包商管理制度; 19. 建立完善的工艺规程(包括开停车)、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操作法、分析化验规程; 20、安全管理制度及定期修订制度; 21、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2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和记录; 23、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共担制度; 24、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25、外来人员、外来车辆管理制度; 26、安全工资制度; 27、需要制定的其他制度。 1次/半年 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 1 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并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1次/月 2 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安全生产的费用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次/季度 三、安全培训教育管理 1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1次/半年 2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次/半年 3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的,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1次/半年 4 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重新接受车间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1次/半年 5 特种作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1次/半年 6 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1次/半年 7 管理部门、班组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班组安全活动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企业负责人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1次/月 8 对进入生产现场的外来人员的培训 随时 四、风险评价与隐患控制 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方面: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进行更新。 2.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1次/年 2 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满足以下要求: 1.各级管理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3.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5.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技术改造项目; (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1次/季或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检查 3 在隐患治理方面,满足: 1.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2.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2)评审意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5)竣工验收报告; (6)备案文件。 3.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1次/季或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检查 五、事故管理、变更管理与承包商管理 1 不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危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表参考(25页).docx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