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降温
内容高温、中暑定义防暑小常识中暑如何急救
什么是中暑?高温条件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汗腺功能衰竭产生的急性疾病。什么是高温?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人为什么 会中暑?产热增加散热不足
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产热散热适应机体氧化代谢、肌肉运动血管的扩张、血流量增加、出汗等。
中暑的易发人群高温环境工作的人。(例如:车间人员、沾染物焚烧等)穿待不当。(例如:生产工人)基础疾病的人。(例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疤痕形成的人)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小孩)
先兆中暑的症状: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体温不超过37.5℃)轻度中暑的症状: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的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主要为3种: 热衰竭 热痉挛 热射病中暑的表现症状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钠盐缺失(大量出汗)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 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紧急救护原则1、脱离高温环境2、迅速降温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移
夏季防暑降温知识培训.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