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钉子汤”谈年会组织
一到年底,年会都将粉墨登场。同样是年会,有人办得杂乱无章;有人感觉寸步难行;有人感慨江郎才尽了……年会,似乎成为人资的独角戏,从策划串词到灯光摄影表演,直至收拾残局,都少不了人资忙碌的身影。
我也曾组织过多次年会,也曾客串过主持人,写过小品快板,玩过音乐诗朗诵,虽不说如鱼得水,但表示毫无压力,轻松搞定。一场成功的年会,可能与单位的政策支持、场地环境、人员素质等息息相关,但归根到底,
人资组织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年会的成败
。
说到年会,突然想起“钉子汤”的故事。这样的人绝对是组织年会的最佳人选。
话说流浪汉对一个谨慎的老太婆这样说到:“我曾经漫游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学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本事。现在,只要您借给我一口小锅,我就会请您大吃一顿的!”
“真的?”在流浪汉的再三保证下,老太婆有点儿动心了。一口小锅就能变出好东西来?她越想越好奇,马上将流浪汉带到厨房,把一口小锅递到他手里。
下面就进入流浪汉的行为艺术表演时刻了。
只见流浪汉把锅放在炉灶上,往里面添了一锅水,又趴在地上使劲吹火,直到火苗子蹿得老高为止。然后,流浪汉爬起来,从衣兜里掏出一根四英寸长的钉子,放在手上掂了三下,把钉子头伸进锅里,轻轻地搅动起来。
“你要干嘛?”老太婆好奇地问。
“熬一锅钉子汤!”流浪汉回答。
“钉子汤?”老太婆盯着流浪汉,用怀疑的口气说。“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钉子还能熬汤喝!不过,假如你没骗我,像我这样的穷人,倒是真应该学一学钉子汤的做法。”
“钉子汤的做法太微不足道了,一点儿也不值得学!”流浪汉谦虚地说。
“你是不是想保密呀?”
“老奶奶,你别多心!要是你想学,在一边儿仔细看着就行了。”
流浪汉说着,继续搅动他的钉子汤。
“一般的情况下,假如再搅动一会儿,就可以熬出一锅鲜美的钉子汤了。可惜,这一次汤的滋味恐怕要比往常淡一些,因为我已经连着用这根钉子熬了一个礼拜的钉子汤了。不过,假如要是往汤里加一小把筛好的燕麦,汤的滋味就会鲜美得多。唉,既然没有这种东西,光想又有什么用呢?呆会儿只能凑合着喝了。”
“嗯,我家好像还有一点儿燕麦渣,”老太婆说着,走了出去。没过多久,她捧来一大把上好的燕麦,交给了流浪汉。
流浪汉一只手接过燕麦,另一只手继续搅动着。老太婆坐下来,一会儿瞪着流浪
从“钉子汤”谈年会组织(夏天512曹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