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各类叉车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包括柴油车和电动车。
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负责本岗位叉车装卸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
负责本岗位叉车的充电或加油过程的安全作业,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操作;
负责本岗位叉车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事故
/
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叉车装卸和行驶
车辆维护保养不及时,车辆制动、转向系统等失灵等故障,造成车辆撞人、撞物
车辆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作业环境照明、标识、道路等不良,或人车混行,造成车辆撞人、撞物
车辆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驾驶人员违章超载、超速驾驶,造成车辆撞人、撞物
车辆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车辆加油
柴油车加油时违规使用明火;导致起火或爆炸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车辆漏油,遇明火、静电或火花等,导致起火爆炸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车辆充电
充电操作不当,电动车超负荷充电,或充电设备故障造成充电线路过热,或电池爆燃,导致起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充电操作不当,或充电设备漏电,人员接触带电部位
触电
操作人员
更换充电液,操作不当,化学液进入眼睛、皮肤
眼睛或皮肤伤害
操作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存放
叉车清扫保养时,肢体接触设备尖锐部位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叉车存放在高温部位,造成柴油自燃
火灾
周边人员
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4.1
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2
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其他不防滑的鞋类。
5
叉车作业安全要求
5.1
叉车驾驶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厂内机动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书,证书由所在单位统一保管时,应随身携带证书复印件。
5.2
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
检查燃油储油量、电瓶电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油管、水管、排气管及各附件有无渗漏现象;
检查车轮螺栓紧固程度及各轮胎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值;
检查转向
04叉车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六步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