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金属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清单
序号
场所
/
环节
/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责任人
1
平面布局
布局不合理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爆炸
安装有铝镁粉
尘
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铝镁可燃粉尘的建
(
构
)
筑物与民用建筑(裙房,单、多层)距离大于
25
米,与民用建筑(高层)距离大于
50
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14
)
3.4.1
2
建构筑物
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群死群伤
爆炸
在结构方面首选轻型结构屋顶的单层建筑;若采用多层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并在墙上设置符合
泄爆要求
的泄爆口;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
泄
爆口,核算
泄爆面积
以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地进行泄爆。
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
2.1.3
3
建构筑物
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设置在建筑物内部造成人员死亡
爆炸
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
宜设置
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GB15577-2007
)
5.7
4
生产作业管理
车间内有明火、静电存在导致粉尘爆炸
火灾爆炸
(
1
)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
(
如法兰
)
,应进行跨接。
(
2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一般应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
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GB15577-2007
)
4.5
、
6.3.2.1
、
6.3.2.3
5
动火作业管理
因动火作业防范
措施不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爆炸
(
1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动火作业前,报告企业安全负责人审批,并取得动火作业证。
(
2
)凡可拆卸的设备、管道一律拆下并搬运到安全地区进行动火作业。在与密闭容器相连的管道上有隔离闸门的,确保隔离闸门严密关闭;无隔离闸门的,拆除一段管道并封闭管口或用阻燃材料将管道隔离。作业现场在建
(
构
)
筑物内时,打开动火作业点所处楼层
10
米半径范围内的所有门窗,便于泄爆;同时严密堵塞作业现场
10
米范围内的全部楼面和墙壁上的孔洞、通风除尘吸口,防止火苗侵入。
(
3
)动火作业开始前,停止一切产生粉尘的作业,并清除作业点
10
米范围内的可燃性粉尘,用水冲洗
淋
湿地面和墙壁(遇湿反应的粉尘除外);清除作业范围内的所有可燃物,不能移走的可燃建筑或物体用阻燃材料加以保护。
(
4
)动火作业时,有安全员在现场监护,并备有适量和适用的灭
17.金属粉尘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