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企管/人资/营销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的三重境界.docx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DOCX   2页   下载0   2023-08-26   浏览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398字   20积分
企业文化的三重境界.docx 第1页
企业文化的三重境界.docx 第2页
企业文化的三重境界 发布时间 : 2007年10月24日     文章来源 : 和君咨询      王明夫   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一股热潮,大家都在创建有文化的企业。但是,不同的企业家建设企业文化是有不同的目的的,这取决于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因而形成的企业文化从浅到深,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三重境界。   一、最浅层:价值标榜   企业必须提出价值立场和主张,创造某些理念,很多企业家推动文化建设是为了塑造企业形象,搞形象工程。企业家不可能在公共场合只是说,跟着我挣钱,跟着我混,大家发财,事实上员工也不可能认可这种说法。任何做事业,建组织的人都必须提出价值立场,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感召大家追随共同的事业。企业自立于社会,要给社会、给员工一个交待,标榜出企业的价值以及为社会的贡献。   但是很多企业自我标榜也有不到位、甚至失态的情况。例如:有些企业家宣称,我们要做中国当代的胡雪岩。胡是官商勾结的封建残渣余孽的代表,官商不代表中国产业发展的走向,这种标榜注定没有前途。自我标榜是有境界和品位之分的。《经济观察报》刚推出时,就明确自己的标榜:理性,建设性,这就为读者建立了很多期待。   任何企业都需要一套成体系的价值立场、价值理念和形象标准,由于我国企业大部分都搞企业文化文本,这也就成了企业标榜的一个要件。但是这套东西也不简单,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品位。否则就无人响应,甚至是被人嗤之以鼻。说到底,这就是企业形象问题。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媒体放开了让企业报道,能够报道到什么地步。对企业的理解基本上不能停留在新闻概念上,能不能触及企业的成功意味着什么。对企业的成功理解是不是到位,对企业历史的理解是不是深刻,在战略上、商业文明上对企业的发展能不能贯通?   二、中间层:组织效能   我们必须强调,企业文化是有用的。这是无数实例所证明的。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释放管理效能。因而很多企业搞文化,是功利性的。   文化与补制度是相互补充的。用制度做管理成本高。在制度从有效率范围可以严格考勤,限制迟到早退的现象,但是管不了出工不出力。操作性工种可以用标准进行约束,但党群、研发等创造性的工作怎么管?如果对这些工作员工没有兴趣,没有创造性,就不符合这个工作性质的要求。这就好像法律管得了婚姻,管不了爱情。   对企业效能影响的一些重要环节,制度是不能涉及的。员工士气,肯定是文化问题,是制度管不了的。
企业文化的三重境界.docx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