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泄漏的安全知识
■刘 佳
前不久,浙江宁波高速公路交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G15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服务区内有一辆危化品运输槽罐车发生泄漏。经消防、公安、安监等多部门联合施救,5小时后险情被控制,未造成严重后果。
这辆槽罐车上装有30余吨苯酚,发生泄漏后,驾驶员初步推测是罐体底部脱焊,并第一时间采取堵漏措施。让人后怕的是,情急之下,他竟用手去堵罐体的缺口。
苯酚的危害
苯酚,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及光线作用下会变为粉红色甚至红色,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熔点40.6℃,沸点181.9℃。苯酚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双酚A、己内酰胺、苯胺、烷基酚等,遇明火、高热可燃,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和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休克、代谢性酸中毒、肾损害等,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可致皮炎。严重者可引起蛋白尿。
作业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知识。工作场所应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的淋浴和洗眼设备,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业人员要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护手套,可能接触粉尘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操作安全:生产区域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进行检修时,作业人员应携带苯酚检测仪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必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储存安全:苯酚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温度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苯酚储存区应设围堰,地面应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定期检查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泄漏。
运输安全: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混运,注意防暴晒、雨淋、高温。
中毒急救措施
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给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食入:应立即饮植物油15~30毫升,催吐并及时就医。
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的混合液 (比例为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及时就医。
泄漏应急处置
应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应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要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可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可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待处置。
固体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25米。如大量泄漏,则应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消防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可使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苯酚泄漏的安全知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