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解读
目录标准制定背景第一部分标准介绍第二部分结语第三部分.
汇 报 内 容标准制定背景12标准介绍3结语
标准制定背景HAZOP作为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时间作者/机构名称论文指南书籍标准1974Lawley可操作研究和危险分析■1977化学工程师协会(CIA)危险和可操作研究指南■1981Knowlton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引导词方法■1983-1992Kletz“HAZOP&HAZAN”.辨识和评估过程工业危险(第1-3版)■1992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危险评估程序指南(第一版)■1994NolanHAZOP和What-if评估在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应用■1996Wells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1999Kletz“HAZOP&HAZAN”.辨识和评估过程工业危险(第四版)■2000欧洲过程安全中心(EPSC)HAZOP:最佳实践指南■2001IEC 61882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指南■2004McDonaldHAZOP实践■2008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危险评估程序指南(第三版)■
标准制定背景IEC 61882-2001 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ies (HAZOP studies)—Application guide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国际上使用HAZOP技术的主要依据之一
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通过HAZOP分析,全面查找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装置本质安全化水平,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最好体现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作为国际公认的工艺危害分析主要方法之一,HAZOP因其全面、系统、深入等突出优势,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指导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1年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安监总厅管三〔2011〕16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标准制定背景 近年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对HAZOP分析的推广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性意见。
标准制定背景 尤其是国家安监总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中央企业HAZOP试点工作,HAZOP培训、HAZOP调研交流等。极大的促进了HAZOP在我国的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解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