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与听力保护培训噪音培训讲师:培训日期:
CONTENT目录噪声基本概述噪声的评价噪声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影响噪声作用的因素噪声的防护措施12345
1噪声基本概述
卫生学概念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物理学概念频率和强度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声音是声音的一种,具有声音的基本特性。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工作过程和环境中。常见噪声岗位:铆工、锅炉工、蒸汽锤工、铲工、锻锤工、并配工、剪切工、钢窗工、洋铁工、镰刀工、锻冶工、锉工、铲刃工、起重工、放样工、轮印工、织布工、纺纱工等。
生产性噪声按来源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生产性噪声按时间分布可分为连续性间断性噪声稳态性噪声非稳态性噪声声压级波动小于3dB声音的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级的变化大于40dB脉冲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生产环境的噪声以中高频为主。此外还可分为:窄频带和宽频带噪声等。生产性噪声按频率可分为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主频率<300Hz主频率300-800Hz主频率>800Hz
2噪声评价
3噪声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声音的传播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颅骨壁振动颅骨前庭膜外淋巴振荡内淋巴振荡听毛细胞兴奋中枢 音响感觉听骨链振动
1、听觉系统听觉适应 (auditory adaptation)听觉疲劳 (auditory fatigue)生理保护性反应 可逆性听力损失听力损失 (hearing loss)噪声性耳聋爆震性耳聋 (explosive deafness)不可恢复的病理过程
(1)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1、听觉系统听觉适应听觉疲劳短时间、强噪声,听力下降10-15dB,脱离环境后,数分钟可恢复。持续暴露、强噪声环境、多次接受脉冲噪声听力下降15-30dB,数小时至一昼夜可恢复。
长期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85-90dB),听觉疲劳难以恢复,持续累积作用的结果,使听阈由生理性移行至不可恢复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高频(3000、4000、6000)任一频段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30dB ,且无语言听力障碍。(2)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1、听觉系统听力损失 (hearing loss)噪声性耳聋 (noise-induced deafness)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49-2014)(3) 噪声性耳聋根据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近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1、听觉系统
1、听觉系统爆震性耳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