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应急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DOCX   103页   下载25   2024-07-19   浏览38207   收藏4   点赞2   评分-   110621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第1页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第2页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第3页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第4页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第5页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第6页
剩余9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的定义 按《世界百科全书》的定义,管理就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指导,它的目的是使每一行为或决策有助于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科学管理学派(又称古典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现代学派等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都对管理做了一些解释。 科学管理学派的泰罗、法约尔等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 行为科学学派的梅奥等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影响为中心,激励职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 现代管理学派的西蒙等人认为,管理的重点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目前,西方管理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关于安全管理,人们也下了种种定义。例如,认为安全管理是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以扎实的知识、态度和能力为基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活动;或者认为安全管理是为了让人们失误最少地从事工作,或无失误地工作,在组织内部协调解决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二、安全管理与企业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故是人们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出现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致使该行动暂时或永远停止的事件。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一方面给受害者本人及其亲友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与生产密不可分。安全性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特性之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以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密切关联、互相渗透。一般来说,企业的安全状况是整个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并且,在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方法,也基本上适用于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除了具有企业其他各项管理的共同特征外,由它自身的任务决定了还具有独自的特征。即: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它必须遵从伤亡事故预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企业管理一部分的安全管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人类进行有效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典籍《周礼》、《孟子》、《孙子》等都对管理及其职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革,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使得企业管理应运而生。但是,管理形成一门科学,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1911年美国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主张通过分析研究企业的数据资料,发展科学的管理方法;主张对工人严格挑选和培训,以发挥其最大能力;主张明确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 安全管理伴随工业生产的出现,又随着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929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发表了《工业事故预防》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时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经验,是安全管理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在其后的时间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中新理论、新观点不断出现,安全管理内容也不断充实、发展。《工业事故预防》一书差不多每10年修订一次,努力反映当代最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中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理人手里。他们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把工人当作奴隶和牛马,让工人在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措施、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工作,他们采取的管理手段是为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成了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党和政府对职工安全和健康十分重视,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在安全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需求,人们努力探索新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介绍到中国,国内的安全管理人员也积极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管理模式。行为科学的观点、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系统安全的原则和方法使人们思路开阔,观点更新。危险源辨识、安全目标管理、企业安全评价等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工业企业中逐渐推广;“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宏观安全管理体制已经形成。特别是以鞍山钢铁公司的“0123安全管理模式”为代表的、符合中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在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迅速进步。 安全管理工程的基本内容 安全管理工程是研究安全管理在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管理手段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科学知识体系。 伤亡事故致因理论,或称伤亡事故发生与预防理论,是安全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它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人、机、环境、能量、管理等因素在伤亡事故分析与预防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安全管理包括对人的安全管理和对物的安全管理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对人的安全管理占有特殊的位置。人是工业伤害事故的受难者,保护人、为了人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关于受难者,产生了人如何卷入事故之中以及为什么不能躲避事故释放出的能量作用的问题。人往往又是伤害事故的肇事者。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的比例;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背后也隐藏着人的行为失误。因此,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人还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生力军,在控制人的行为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安全管理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 控制人的行为是防止事故的关键问题,也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人的行为是个复杂的问题,安全管理工程主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是个更加复杂的问题,除了从管理科学的角度采取措施外,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也是控制人的行为的一条途径。 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基本措施,也是实现对物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工业生产门类繁多,实际应用的安全技术千变万化,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安全技术问题都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只能把蕴含在各种安全技术中的共同原理提炼出来,构成指导选择预防伤亡事故对策的技术原则 安全管理工程的内容还包括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以及有关安全管理的实际问题。 安全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学习安全管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种安全管理理论或方法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的产物。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 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学科体系 一、安全科学的内容 安全作为一门科学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安全科学主要研究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环境)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如何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的规律。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实践
安全生产管理概论.docx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