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DOCX   16页   下载0   2023-12-10   浏览52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8919字   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第1页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第2页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第3页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第4页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第5页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第6页
剩余1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事故隐患 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归纳为21大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要注意检查以下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11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主要直接原因。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 10、不安全装束。 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二、物的安全状态 主要有4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 三、管理上的缺陷 主要有7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6、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6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它缺陷。 2)防护缺
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docx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