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后复产复工隐患排查
隐患的表现形式第2章第3章 视频案例查隐患第5章 隐患排查的方法 节后复产复工隐患排查宝典第4章 基础理论概述第1章
第一章 基础理论概述
一、节后为什么要进行隐患排查?
现场的设备、环境因停产可能已发生了变化。隐患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什么是隐患?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实际工作中往往把能量源或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1)定义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包括人、物、环境
(2)第二类危险源常见的类型①人的因素(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②物的因素(不安全状态、物的故障) ③环境因素(不良环境)
(3)第二类危险源的特点 ①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②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6)危险源、隐患关系示例
我们日常要重点管控第二类危险源。
3、危险源、隐患、事故三者的关系?
示例:①该龙门吊是危险源,因为它带有能量(电能),同时它能使物体带有势能和动能。②完好的设备是危险源,但没有构成隐患。3)但当钢丝绳出现断丝现象时,就出现了隐患,但断丝数较少时(尤其载荷小时),虽然存在隐患,但不会发生事故。4、当断丝数目增加到一定的量,尤其是载荷过大时,就会发生断绳事故。
(4)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事故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风险来源于危险源;危险源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
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失控(失效)就是隐患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危险源是有风险的
排查隐患要和危险源的辨识结合到一起、要排查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是否完好、是否有效。这样才能实现隐患排查更全面、更细致。
第二
课件04 企业节后复产复工隐患排查培训(75页).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