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
、
粉尘
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2
、
危害程度:
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
,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3
、
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各类粉尘的接触限值
序号
粉尘种类
总尘PC-TWA(mg/m3)
呼尘PC-TWA(mg/m3)
1
煤尘
4
2.5
2
矽尘
1
0.7
3
石灰石粉尘
8
4
4
、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
1
)
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
2
)
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确认设施无异常现象时,开启除尘设施。
(
3
)
如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填报缺陷,由责任人员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转。
(
4
)
对本岗位生产现场产生的各类粉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杜绝粉尘任意飞扬。
(
5
)
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
6
)
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
7
)
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
8
)
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粉尘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
粉尘作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5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