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公司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
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特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韵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同时注意处理以下问题。
(1)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各单位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2)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
(3)指标分解和考核要有针对性,抓住影响职业病防治控制效果的关键,达到责任指标化、考核数据化、分配差额化(即职业病防治工作绩效的大小与奖惩挂钩)。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管理部负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单位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各单位工作场所必须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2)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3)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室等卫生设施;
(4)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建立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5、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的特殊管理。
特殊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特殊岗位。公司内所有作业场所的隔离、生产设备管道化、密闭化和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自动报警装置、防护安全联锁反应系
职业病防止计划和实施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