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安全培训课件库 职业卫生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付费文档 积分文档 安全生产资料 PPTX   11页   下载0   2022-12-29   浏览2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6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第1页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第2页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第3页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第4页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第5页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第6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安 全 简 报2021 年 4 月19日第 19 期 (总 127 期)职业健康系列安全简报—粉尘 本期主题职业危害因素——粉尘职业危害因素——粉尘 一、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防护职业危害因素定义:在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对职工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产生有害作业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分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产生的有害因素,如生产性粉尘(2)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采光照明不合理等 粉尘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也可以是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生成。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二、粉尘的定义及分类粉尘分类据粉尘的性质分类 1) 无机性粉尘 ①金属性粉尘 如铝、铁、锡、铅、锰、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 ②非金属的矿物粉尘 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③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2) 有机性粉尘根据粉尘在人呼吸道沉降的部位分类 1) 非可吸入性粉尘:指直径大于15μm ,一般不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2) 可吸入性粉尘:指直径小于15μm ,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 3) 呼吸性粉尘:指直径小于5 μm ,可以进入肺泡。pm2.5是指直径小于2.5 μm 的细微颗粒。 三、粉尘的危害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1、 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粉尘,绝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出。少量粉尘主要通过碰撞作用、沉降作用、弥散作用、截留作用吸附于呼吸道各部位,其中重力沉降是粉尘粒子在呼吸道深部阻留的主要方式。 2、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3) 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入肺内97%~99%的粉尘排出体外,而阻留在肺内的粉尘只有吸入量的1%~3%。但长期较大量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 尘肺病(pneumoconiosis): 概念: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如矽(硅)肺病。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已累计报告
安全简报第127期 职业健康专题——粉尘(1)(1)
下载提示

欢迎注册登陆领取积分/会员免费下载--获取途径:

1.上传文档获得2积分      2.签到获取。  3.个人中心获取邀请链接邀请好友获取积分   4.参加首页活动免费获取7天/90天会员

AI助手联系客服

QQ
微信
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