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安全风险解读
安全生产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而作为企业“细胞”的车间,其安全性更关乎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车间是生产重地,机械众多、人员繁杂,存在很多危险源,各岗位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规避风险,依规作业。
一、起重机械
(一)危险因素:
1.使用断丝、腐蚀、磨损、变形的主钩钢丝绳、吊索具。
2.使用磨损、变形、开口度超标的吊钩。
3.同时起吊两副模具。
4.行车主钩升降制动器失效。
5.主钩钢丝绳脱槽性磨损。
6.起重作业违反“十不吊”规定。
(二)导致后果:发生坠落伤害事故。
(三)应对措施:
1.按标准定期对主钩钢丝绳、吊索具进行检查,发现单股钢丝绳断裂达到10%、腐蚀或磨损达到钢丝绳表面的40%、变形超标的,立即更换。
2.操作工每天对吊钩进行检查,发现裂纹、磨损、变形、开口度超标等问题,立即反馈给维修工。
3.不允许同时起吊两副模具。
4.操作工每天对行车主钩升降制动器进行检查,维修工定期检查,确保制动器完好。
5.维修工定期检查钢丝绳定位状态。
6.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十不吊”。
二、储气罐
(一)危险因素:
1.储气罐未在检验期内使用。
2.安全阀失效或未定期检查。
3.储气罐内积水未定期排放。
(二)导致后果:发生爆炸事故。
(三)应对措施:
1.储气罐、导管接头每年检查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在储气罐上注明工作压力、检验日期,并由专业检验单位发放“检验合格证”,未经检验合格的储气罐不得使用。
2.安全阀要按使用工作压力定压,每班拉动、检查一次,每周做—次自动启动试验,每6个月与标准压力表校正一次,并加铅封。
3.要按时对储气罐进行积水排放。
三、化学品
(一)危险因素:
1.化学品若发生泄漏,有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2.化学品储量超标。
3.化学品接触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二)导致后果:发生中毒或爆炸事故。
(三)应对措施:
1.化学品应定点存放,保证通风。化学品应处于密封状态,避免泄漏。作业现场应有稀释水源并备有公用防毒面具。
2.化学品存放应指定责任人,并在现场指定储量。
3.化学品存放区域严禁烟火,必须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等应急物资,并设专人维护,每天检查一次。保证存放区域内温度低于61摄氏度。
四、配电箱
(一)危险因素:
1.配电箱外露带电部分无屏护。
2.配电箱内插座接线不正确或线路凌乱、裸露。
3.配电箱内有杂物、积水等。
4.配电箱箱门随意开启。
5.金属外壳与电网PE线连接不可靠。
(二)导致后果:发生触电事故。
(三)应对措施:
1.由专业维修电工对外露部分安装有机玻璃屏护。
2.维修电工按要求对配电箱内线路进行连接,并每月检查一次,看是否存在线路凌乱、裸露等现象。
3.维修电工每月对配电箱进行检查清理,确保配电箱内无杂物。
4.非专业人员严禁打开配电箱箱门。
5.金属外壳应与电网PE线可靠连接。
五、叉车
(一)危险因素:
1.车辆灯光、离合器、制动、方向等性能失效。
2.未按规定时速运行或车辆带故障行驶。
3.车辆倒车、行驶时对周边环境观察不仔细或判断失误。
(二)导致后果: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三)应对措施:
1.驾驶人员每天开始工作前对叉车性能进行检查,发现车辆灯光、离合器、制动、方向等性能失效时立即停止作业, 并反馈给维修工。
2.叉车在厂区道路行驶,时速应低于15公里;在车间内部行驶,时速应低于5公里。出现故障后立即停车,严禁带故障行驶。
3.起步时应观察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然后鸣笛起步。在叉车频繁通过的路口和路段设立人行通道,并保留安全距离。
六、登高梯
(一)危险因素:
1.登高梯连接绳断裂、磨损或长度不够。
2.脚踏横梁脱落,存在裂纹或变形。
3.防滑橡胶垫松动或脱落。
4.私自挪用登高梯。
(二)导致后果:发生坠落伤害事故。
(三)应对措施:
1.确保连接绳无磨损、断裂,保证登高梯能正常使用。
2.操作工使用前应先检查梯身,确保脚踏横梁无掉落、裂纹或变形。
3.使用前必须检查防滑橡胶垫是否完好,确保人字梯脚与地面接触稳定。
4.登高梯由专人统一管理,定点存放,使用前按规定申请报批。作业时需要专人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岗位安全风险解读.docx